登天封塔·其二

作者:李堂 朝代:明代

登天封塔·其二原文

风暖正云閒,危栏怯近攀。

眼中分世界,鸟外列江山。

南斗云霄上,东溟浩渺间。

乘槎馀逸兴,高处不愁寒。

诗词问答

问:登天封塔·其二的作者是谁?答:李堂
问:登天封塔·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登天封塔·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李堂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堂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八

参考注释

危栏

高栏。 唐 李商隐 《北楼》诗:“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宋 陈鉴之 《暮登蓬莱阁》诗:“危栏散湮鬱,已暮亦登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自 正德 甲戌,年甫十六,学作乐府商调,以写春怨,尚记首一闕云:‘……倚危栏,又看三月景,杳然不见多情。’”

中分

(1).均分。《庄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 鲁 。”《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乃与 汉 约,中分天下。” 唐 白居易 《同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诗:“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中分。”

(2).从中间分开。 唐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

(3).分裂。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清 顾炎武 《羌胡引》:“是以祸成于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

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

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总和

世界观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会状况

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6) 领域;活动范围

内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 朱家坏。——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8) 大家,众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词话》

鸟外

指高空。 唐 岑参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诗:“红亭出鸟外,驄马繫云端。”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斗

(1).星名。即斗宿,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史记·天官书》:“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 张守节 正义:“南斗六星,在南也。”《文选·左思<吴都赋>》:“仰南斗以斟酌,兼二仪之优偓。” 刘逵 注引《天官星占》:“南斗之爵禄,其宿六星。” 清 袁枚 《新齐谐·飞星入南斗》:“君辈不知天文者,虽见飞星入南斗亦无害。” 郭沫若 《南海劳军》诗:“天际 雷池 谁敢越?酌将南斗寿京华。”

(2).借指南方,南部地区。《隋书·高帝纪上》:“ 尉迥 猖狂,称兵 鄴邑 ,欲长戟而指北闕,强弩而围南斗。” 张际亮 《送云麓督粮粤东》诗:“便使储胥富 五羊 ,要持节鉞指南斗。”

云霄

(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东溟

东海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毛 * 《清平乐·会昌》

浩渺

广阔无边

江湖浩渺足春水。——赵孟頫《送高仁卿还湖州》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 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况復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飇道阻, 蓬莱 无可到之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 孔尚任 《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张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 黄遵宪 《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説乘槎犯斗还。”参见“ 星槎 ”、“ 浮槎 ”。

逸兴

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 《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明 归有光 《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高处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对较高的位置

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