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独倚春寒掩夕扉

作者:纳兰容若 朝代:清代

眼儿媚·独倚春寒掩夕扉原文

独倚春寒掩夕扉,清露泣铢衣。玉萧吹梦,金钗划影,悔不同携。

刻残红烛曾相待,旧事总依稀。料应遗恨,月中教去,花底催归。

诗词问答

问:眼儿媚·独倚春寒掩夕扉的作者是谁?答:纳兰容若
问:眼儿媚·独倚春寒掩夕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纳兰容若的名句有哪些?答:纳兰容若名句大全

译文和注释

译文

上片写梦境,玉箫声中入梦,见到了亡妻的倩影:黄昏时掩门独立于春寒中,发髻上插着金钗,清露沾湿了薄薄的罗衣。看见爱妻如此孤独凄冷,真后悔没有和她一起死去,相伴九泉。

下片写梦醒。梦醒之后还久久地等待着,希望妻子没有真的死去,还会再来,一直到蜡烛燃尽。过去的往事,虽有点模糊,却还记得。最后三句中的“去”和“归”都是指死。意谓妻子像嫦娥一样奔向月中,年纪轻轻就死去,想必会感到遗憾。

注释

①铢衣:传说仙人所穿的衣裳,仅数铢重,故借指极薄极轻的衣衫。

②玉箫三句:意谓曾经有过幸福美好、相携相恋的时机,却偏偏失掉了。 玉箫,见《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注④。此处与“金钗”同借指所恋之人。 划影,指不真切之画像或美景。

③刻残红烛:古人在蜡烛上刻度,烧以计时。此谓在红蜡烛上的刻度.已经烧残,即夜已深沉。

诗文赏析

此篇可谓痛悔之情溢于言表。词中所思所念是为何人,不详。因为意象迷离扑朔,有实有虚,境界恍惚朦胧。上片前二句写此时的幽独孤凄,接下三句转为描绘痛悔当初的不能相携相恋。下片前二句又转为忆旧之情景。最后用料想之语收束,是为虚出,意含悠远,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