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祠堂迎送神曲

作者:李长吉 朝代:宋代

方公祠堂迎送神曲原文

思公不见兮我心愁,渺八荒兮远游。
严祀事兮岁修,几来下兮淹留,勤恤祈天兮惠泽同。
如父母兮子孙谋,非公休我兮我何以休,谁知公心兮不独桂人是尤。
蘅杜兮荐羞,桂醑兮芬浮。
临飨兮谁酢酬,胥乐兮和气流。
是感是慕兮无昭幽,惠我桂人兮百千秋。
菲荐毕陈兮歆斯鉴斯,歌鼓方洽兮送歌继之。
拥翠云兮祥风驰,乘雾毂兮扬桂旗。
秀峙兮莹澌,可游兮可嬉。
来何从兮去莫追,怅望不及兮天一涯。
化灾沴兮景贶绥,愿倏尔兮祀事孔时。

诗词问答

问:方公祠堂迎送神曲的作者是谁?答:李长吉
问:方公祠堂迎送神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长吉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长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八荒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汉· 贾谊《过秦论》

远游

亦作“ 远游 ”。1.谓到远方游历。《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汉 班彪 《北征赋》:“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絶迹而远游。” 唐 杜甫 《季秋江村》诗:“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慷慨辞家,踊跃远游。” 潘漠华 《呵》诗:“一回想念已故人,一回想念远游的儿子。”

(2).见“ 远游冠 ”。

(3).见“ 远游履 ”。

见“ 远游 ”。

岁修

指每年有计划地对各种建筑工程进行的维修和养护工作

来下

(1).来临;降临。《诗·大雅·凫鹥》:“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高亨 注:“来下,犹来降。”《汉书·礼乐志》“訾黄其何不徠下” 唐 颜师古 注:“訾,嗟叹之辞也。黄,乘黄也。叹乘黄不来下也。”《南史·朱异传》:“起宅东陂,穷乎美丽,晚日来下,酣饮其中。”

(2).下来,到下面来。《百喻经·就楼磨刀喻》:“王见怜愍,赐一死驼。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来下而剥。”

淹留

长期逗留;羁留

勤恤

见“ 勤恤 ”。

亦作“ 勤卹 ”。忧悯;关怀。《书·召诰》:“上下勤恤。”《宋书·裴松之传》:“出为 永嘉 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按,《南史》作“勤卹”。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劳勩服官,以勤恤民隐为事。”

惠泽

惠爱与恩泽

父母

(1)

(2) 父亲和母亲的总称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具有父亲和母亲作用的人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公休

(1) 共同的休假日

(2) 官府的休假

政成公休屡登山,山前车骑常晶荧。——宋· 连庠《岘山》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公心

(1) 公正之心,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

(2) 共同之心

不独

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荐羞

(1).指进献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 郑玄 注:“荐亦进也,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周礼·天官·笾人》:“凡祭祀,共其籩荐羞之实。” 郑玄 注:“荐羞皆进也,未食未饮曰荐,既食既饮曰羞。”《左传·僖公十七年》:“ 雍巫 有宠於 卫 共姬 ,因 寺人貂 以荐羞於公,亦有宠。”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顾堇荼而莫偶,岂苹藻之荐羞。”

(2).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宰夫》:“以式灋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 郑玄 注:“荐,脯醢也;羞,庶羞内羞。”《礼记·燕义》:“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郑玄 注:“荐,谓脯醢也;羞,庶羞也。”

桂醑

桂花酒。亦泛指美酒。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席布騂驹,堂流桂醑。” 唐 魏徵 《五郊乐章·雍和》:“苾苾兰羞,芬芬桂醑。”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烂煑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 * 。”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诗:“桂醑还成醉,萍踪不可期。”亦称“ 桂花醑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每赐御饌汤物……其酒有凝露浆、桂花醑。”

临飨

(1).亲临祭典。《汉书·礼乐志》:“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饗。” 颜师古 注:“言众神穆然方驾驰骋而临祠祭。”《后汉书·明帝纪》:“ 光武皇帝 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饗。”《三国志·吴志·孙瑜传》:“遂立学官,临饗讲肄。”

(2).亲以酒食犒劳。《汉书·王尊传》:“又正月行幸 曲臺 ,临饗罢卫士。”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诸衞士更尽得代去,故天子自临而饗之。”《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遣使者犒赐将士,大会临饗,饮宴终日,称朕意焉。”

酢酬

宾主相互敬酒。 清 曹寅 《秋饮》诗:“醉醒非酢酬,沧浪待鼓枻。” 清 丘逢甲 《秋怀迭前韵》之一:“凤舞鸞歌自酢酬,蟪蛄莫漫话春秋。”

气流

泛指任何运动着的空气流

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歌鼓

(1).歌唱并击鼓。亦指歌声和鼓声。《汉书·礼乐志》:“ 巴 俞 鼓员三十六人,歌鼓员二十四人。” 晋 潘岳 《笙赋》:“縈缠歌鼓,网罗钟律。” 唐 李白 《邯郸南亭观妓》诗:“歌鼓 燕 赵 儿, 魏 姝弄鸣丝。” 宋 苏轼 《和子由踏青》:“歌鼓惊山草木动,簞瓢散野鸟鳶驯。”

(2).歌唱伴奏所用之鼓。《旧唐书·音乐志一》:“人数并依八佾,乃量加簫、笛、歌鼓等。”

翠云

(1).碧云。 汉 冯衍 《显志赋》:“駟素虯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 宋 曹勋 《绿头鸭》词:“喜雨薰泛景,翠云低柳。”

(2).形容妇女头发乌黑浓密。 南唐 李煜 《菩萨蛮》词:“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宋 柳永 《洞仙歌》:“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

祥风

(1).即景风。夏至后和暖的风。古代所指八风之一。《文选·班固<东都赋>》:“习习祥风,祁祁甘雨。” 李善 注引 宋均 曰:“即景风也。其来长养万物。” 南朝 梁 江淹 《曲赦丹阳等四郡诏》:“而玉烛未调,祥风尚鬱。” 唐 韩愈 《岐山下》诗之二:“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 高旭 《爱祖国歌》:“我愿为祥风兮,恣披拂扫荡而莫我遮。”

(2).预兆吉祥的风。《尚书大传》卷五:“王者德及皇天则祥风起。” 汉 班固 《 * 通·致仕》:“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鐘律调,音度施,四夷化, 越裳 贡。”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上僊公主 灵座有祥风瑞虹之应。” 明 刘基 《步虚词》之一:“太微啟灵宇,紫殿含祥风。”《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近有祥风庆云之瑞。”

桂旗

《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王逸 注:“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言其香絜也。”后因以“桂旗”指神祇车上所树之旗。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左倚采旄,右荫桂旗。”《花月痕》第五回:“黄芦匝地,悲风吹《蒿里》之音;丹艧孔涂,落日下桂旗之影。”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桂旗习礼,花纸能书。”

秀峙

秀美超逸。《新唐书·崔澹传》:“ 璵 子 澹 ,举止秀峙,时谓玉而冠者。”

何从

(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史记·大宛列传》:“﹝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

(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

(3).犹何尝,何曾。《白雪遗音·马头调·又是想来》:“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从有真心。”《红楼梦》第一百回:“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一涯

一方。《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李善 注引《广雅》:“涯,方也。” 唐 高适 《重阳》诗:“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宋 王安石 《上江宁府王龙图启》:“承乏一涯,弥阔门墙之便。”

灾沴

(1).指自然灾害。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然后神圣允塞,灾沴不至矣。” 唐 罗隐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诗:“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何时灾沴息,躬耕乐行休。”

(2).指伤害。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蔽贤抑才至於千万国、千万年……其为大不祥,蔽塞天地,灾沴万物,孰有大於是歟?”

倏尔

忽然

看起来这老贼果有妖法的;不然,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灌园叟晚逢仙女》

孔时

适时;及时。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友朋亲视兮药物甚良,饮食孔时兮所欲无妨。” 宋 岳珂 《桯史·淳熙内禅颂》:“惟我寿皇,圣孝孔时。” 明 方孝孺 《郊祀颂》:“自 唐 之衰,夷擅中国,迨于有 元 ,人胥于狄,赫赫 太祖 ,受命孔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