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作者:杨冠卿 朝代:宋代

即事原文

人事悲懽里,交情冷暖中。
山林催晚计,颜面久秋风。
有传记耆旧,无书问子公。
反关违世久,幽事亦匆匆。

诗词问答

问:即事的作者是谁?答:杨冠卿
问: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冠卿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冠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人事

(1) 指人世间的事

人事沧桑

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人事调动

(3) 人情事理

不懂人事

(4) 人的意识的对象

不省人事

(5) 人力能做到的事

尽人事

(6) 馈赠的礼物

送人事

悲懽

见“ 悲欢 ”。

交情

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情谊

老交情

冷暖

泛指日常生活起居

关心农民的冷暖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颜面

(1) 面部;脸色

颜面擦伤

(2) 名誉;体面;面子

颜面扫地

秋风

秋天的风

传记

(1)

(2)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3)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

传记类著作领域

耆旧

年高望重者。《汉书·萧育传》:“上以 育 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 育 入殿中受策。”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復恐初从乱离説。” 元 虞集 《苏武慢》词:“空自笑 洛下 书生, 襄阳 耆旧,梦底几时曾见。” 清 方苞 《白云先生传》:“当是时, 三楚 、 吴 、 越 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郑泽 《壬子秋日作诗奉呈》:“煌煌《邱》与《索》,渊粹惟耆旧。先生守遗经,清风淡儒素。”

书问

书信;音问。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於门藩,书问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子公

汉 陈汤 的字。 西汉 成帝 时, 汤 为车骑将军 王音 所信用。郡守 陈咸 曾多次送 汤 财物,给 汤 写信,以求“得入帝城”。后竟征为少府。事见《汉书·陈咸传》。 宋 黄庭坚 《静居寺上方南入一径有钓台感之而作》诗:“独吟嘉橘颂,不遗 子公 书。”

反关

(1).指在门外关上门。《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吴氏 ……把甜心美语稳住儿子,又寻了些果子与了他,把丫鬟同他反关住在房里了。”

(2).中医诊断学上的一种脉象。《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不干证候。”注:“反关脉者,脉之不行於寸口,出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之经也。以其不顺行於关上,故曰反关。”

违世

(1).去世。《左传·文公六年》:“ 秦穆 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 南朝 梁 沉约 《齐明帝哀策文》:“哲王违世,克播遗尘。”《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先王违世,兄为人子,初不临丧,可乎?”

(2).避开尘世。《子华子·神气》:“吾闻之:太上违世,其次违地,其次违人。”亦指逃避世事而隐居。 宋 曾巩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侍郎家 梁 自祖 琮 ,违世恬幽树儒术。” 元 范梈 《送吴真人持招宁亲》诗:“千骑万骑中,孰是违世儔。”

幽事

(1).幽景,胜景。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明 高启 《咏轩》:“临楹一流睇,幽事忽满前。池草方依微,庭柯正葱芊。”

(2).雅事。 宋 杨万里 《癸亥上巳即事》诗:“晒书仍焙药,幽事也劳神。”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清斋幽事足,良会逸情兼。”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