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山房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道士山房原文

结庐在山顶,高高傍斗坛。

夜来风飘瓦,吹雪满霞冠。

汲泉留洗药,养火为烧丹。

怕有俗人溷,书符贴板门。

诗词问答

问:道士山房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道士山房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

结庐

建筑房舍

结庐在人境。——陶潜《饮酒》

山顶

通指山的最高部位。按形态可分为平顶、圆顶、尖顶(又称山峰),在地形图上一般比较主要的山顶注有高程和表示凸起或凹入的示坡线

夜来

(1) 〈方〉∶昨天

(2) 夜里

飘瓦

(1).坠落的瓦片。《庄子·达生》:“復讎者不折鏌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 成玄英 疏:“飘落之瓦,偶尔伤人,虽忮逆褊心之夫,终不怨恨,为瓦是无心之物。”

(2).比喻外来的祸患。 宋 辛弃疾 《卜算子·用庄语》词:“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3).比喻飘忽无定的事物。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人生大梦如飘瓦,早不觉两髩青霜梦里华。”

(4).比喻无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浄:]疑惑这宝物欠真么?[生:]老大人,便是真,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 明 陈子龙 《结交绝交行》之二:“昔人絶交争天下,今人翻覆争飘瓦。”

霞冠

道士帽。 唐 孟郊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诗:“霞冠遗彩翠,月帔上空虚。” 元 * 润 《石民瞻山图》诗:“採芝者谁子,霞冠赤霜袍。”

养火

谓不断供给燃料,使燃烧之火保持不灭。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宋时炼丹》:“ 章圣 ( 宋真宗 )时,炼丹一炉,在翰林司金丹阁,日供炭五觔,至 熙宁 元年,犹养火不絶。”

烧丹

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南朝 陈 徐陵 《答周处士书》:“比夫煮石纷紜,终年不烂;烧丹辛苦,至老方成。” 唐 许浑 《赠王山人》诗:“近来闻説烧丹处,玉洞桃花万树春。” 宋 陆游 《寄成都籧道人》诗:“卖药 锦城 中,烧丹 雪山 麓。” 清 赵翼 《删改旧诗作》诗之二:“笑同古炼师,烧丹穷昏昼。”

俗人

(1) 佛教指没有出家的世俗之人

僧人生活比起俗人来,还是属于苦行一类

(2) 平庸的人;庸俗的人

(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后汉书·张衡传》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书符

画符。 唐 王建 《赠溪翁》诗:“看日和仙药,书符救病人。”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茅安道》:“ 唐 茅安道 , 庐山 道士,能书符役鬼,幻化无端。” 明 高濂 《玉簪记·耽思》:“算命通神,书符最有灵。”

板门

木板门。 元 无名氏 《朱砂担》第二折:“遮莫你板门似手掌儿,也掩不得俺这叫屈的口。”《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阴捕将板门抬 秀童 到於家中,用粥汤将息。”《儒林外史》第十九回:“﹝ 匡超人 、 潘三 ﹞同着一直走到一个巷内,一带青墙,两扇半截板门,又是两扇重门,进到厅上。” 杨朔 《潼关之夜》:“板门轻快地推开,那位青年军人站在我的眼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