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礼部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挽王礼部二首原文

曲学多希世,方穿竟忤时。
麈谈巾垫角,燕处案齐眉。
峙鹄非常秀,离鸾得许悲。
残年有何乐,偏作故人诗。

诗词问答

问:挽王礼部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挽王礼部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曲学

(1).囿于一隅之学。亦指学识浅陋的人。《商君书·更法》:“穷巷多恡,曲学多辨。” 唐 陈子昂 《为陈御史上奉和秋景观竞渡诗表》:“微臣曲学蓬户,窃位兰臺。”

(2).犹邪说。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虽千经万典,无不昭合,异端曲学,一勘尽破矣。”

(3).犹曲笔。歪曲事实的笔法。 清 朱彝尊 《兴化李先生清寿诗》:“一时史笔授曲学,壮夫气短懦夫嗔。”

(4).歪曲学术。参见“ 曲学阿世 ”。

希世

(1) 世上少有

乐官传视曰:“希世之珍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迎合世俗;迎合统治者的意志

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汉书·董仲舒传》

方穿

方形的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 司马贞 索隐:“狶膏,猪脂也;棘轴,以棘木为车轴,至滑而坚也。然而穿孔若方,则不能运转。”

忤时

不合流俗。《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麈谈

执麈尾而清谈。亦泛指闲居谈论。 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词:“更如今,不听麈谈情,愁如髮。” 宋 林景熙 《访僧邻庵次韵》:“寂寥午夜松风响,疑是神仙接麈谈。” 清 赵翼 《白须》诗:“麈谈助霏清玉屑,牙慧增吐艳雪花。”

垫角

见“ 垫巾 ”。

燕处

(1).退朝而处;闲居。《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临朝访道,有元老之在前;燕处清心,援众正而自助。”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改常度》:“ 仁皇 临御六十餘年,凡一切起居饮食,自有常度,未尝更改。虽酷暑燕处,从未免冠。”

(2).谓相处;居处。 宋 沉遘 《诫励贡士敦尚行实诏》:“比岁以来,士之进於有司者益不及于前时……羣居燕处,则不闻仁义之谈;杂进并趍,则不闻礼让之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忽有狐来,与之燕处。每闻其终夜语,即兄弟詰之,亦不肯洩。”

安息的处所。 汉 无名氏 《杂事秘辛》:“ 商 女 女莹 ,从中閤细步到寝…… 姁 以詔书如 莹 燕处,屏斥接侍,闭中閤子。”

案齐眉

犹言举案齐眉。 明 孔尚任 《桃花扇·守楼》:“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参见“ 举案齐眉 ”。

非常

(1) 不同寻常的

非常会议

非常行为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突然,意外的事变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纪》

离鸾

比喻与配偶分开的人

离鸾别凤烟梧中。——李贺《湘妃》

残年

(1) 晚年;暮年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肯将衰朽惜残年。——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风烛残年

(2) 年终

残年短景

有何

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作故

谓不依旧规,自创先例。故,典故,成例。《国语·鲁语上》:“宗人 夏父展 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 韦昭 注:“言君所作则为故事也。” 汉 张衡 《西京赋》:“自君作故,何礼之拘?”《南齐书·张敬儿传》:“伤负心期,自谁作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