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渔者(在湖南)

作者:韩偓 朝代:唐代

赠渔者(在湖南)原文

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城方四百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
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

诗词问答

问:赠渔者(在湖南)的作者是谁?答:韩偓
问:赠渔者(在湖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赠渔者(在湖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韩偓的名句有哪些?答:韩偓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80-17

参考注释

个侬

这人;那人。 唐 韩偓 《赠渔者》诗:“个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丁以布 《赠春航用白丁韵》:“ 西湖 洒遍伤春泪,何处缄封寄个儂。”

箇儂:犹渠侬。那个人或这个人。 隋炀帝 《嘲罗罗》诗:“箇儂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唐 韩偓 《赠渔者》诗:“箇儂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 宋 范成大 《馀杭初出陆》诗:“霜毛瘦骨犹千骑,少见行人似箇儂。”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永平道中》词:“椷书欲寄又还休,箇儂憔悴,禁得更添愁。”

居处

(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淮南厉王 朝,杀 辟阳侯 ,居处骄甚。”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公居处恭,无妾媵,不饮酒,不諂笑,好恶无所偏,与人交,泊如也。”《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澄 帅官僚赴弔, 宝寅 居处有礼,一同极哀之节。”

(2).指日常生活。《论语·阳货》:“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汉书·刑法志》:“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南史·孔靖传》:“ 曲阿 富人 殷綺 见 奂 居处俭素,乃餉以衣氊一具。”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 侯 为人貌古而气凝,恬淡而寡欲,其居处苦约,有寒士所不能堪者。” 清 唐甄 《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

(3).安置;处置。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孟子 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 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元史·食货志四》:“八年,令各路设济众院以居处之,於粮之外,復给以薪。”蒲仙剧《父子恨》第七场:“可恨 杜国忠 ,心术不端,多方挑唆你要害我一家,此事你要如何居处?”

指住所,住处。《后汉书·袁安传》:“居处仄陋,以耕学为业。”《太平广记》卷一六五引 宋 庞元英 《谈薮》:“﹝ 长孙道生 ﹞虽为三公,而居处卑陋,出镇之后,子颇加修葺。” 清 唐甄 《潜书·两权》:“百金之贾,必有居处,以安妻子,固管籥,结邻里,无盗窃之虞,乃可以转贩于四方。” 鲁迅 《书信集·致翟永坤》:“我因居处不大,所以书籍稿件,无法布置,至于常易散失,实为困难。”

诛茅

亦作“ 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东。” 闽 徐夤 《新葺茆堂》诗:“翦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2).引申为结庐安居。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到此倘嫌山水浅,人间何地可诛茅。”

棘篱

(1).用荆棘作成的篱笆。 唐 卢纶 《酬李端长安寓民偶咏见寄》诗:“坏簷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宋 苏轼 《浣溪沙》词:“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

(2).犹棘围。指科举时代的试院。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巷回。蓬巷几时闻吉语,棘篱何日免重来。”参见“ 棘围 ”。

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从自

自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从自斋时,等到日转过,没箇人偢问,酩子里忍饿。”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筒钓

一种捕鱼的用具。 唐 殷文圭 《江南秋日》诗:“青笠渔儿筒钓没,蒨衣菱女画橈轻。”

墙阴

墙的阴影处;墙的阴暗处。 隋 卢思道 《孤鸿赋》序:“鎩翮墙阴,偶影独立。” 唐 岑参 《题山寺僧房》诗:“窗影摇羣木,墙阴载一峯。” 宋 陆游 《枕上偶赋》:“孤萤入窗罅,斜月下墙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张五》:“甫至宅后,见一男一女,作淫戯於墙阴,略不羞避。”

中心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园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水脉

亦作“ 水脉 ”。1.水流。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指地下水泉。也称泉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自 燉煌 西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餘里,中无水,时则有伏流处,人莫能知,皆乘骆驼,骆驼知水脉,过其处輒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於其蹋处掘之,輒得水。”《太平广记》卷三九九引 唐 丁用晦 《芝田录·李德裕》:“贫道所謁相公者,为足下通 常州 水脉。京都一眼井,与 惠山寺 泉脉相通。”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十:“今欲知此地水脉安在,宜掘一地窖,於天明辨色时,人入窖以目切地,望地面有气如烟腾腾上出者,水气。气所出处,水脉在其下。” 郁达夫 《日本的文化生活》:“就是没有温泉水脉的通都大邑的居民,因为设备简洁,浴价便宜之故,大家都以洗澡为一天工作完了后的乐事。”

(2).水流。指江流、河流等。 南朝 梁 刘孝绰 《钓竿篇》:“敛橈随水脉,急桨渡江湍。” 唐 李贺 《章和二年中》诗:“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三:“及有湖泖港汊,又虑私盐船往来,多行塞断,所有水脉不通,清水日弱,浑潮日盛,沙泥日积,而 吴淞江 日就淤塞。”

(3).指水流的速度。水流常有涨、落、快、慢之变,如人的脉象,故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水脉漂疾,破害舟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麯并酒》:“初冻后,尽年暮,水脉既定,收取则用。”

(4).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现象。《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 汝南 旧有 鸿却陂 , 成帝 时,丞相 翟方进 奏毁败之。 建武 中,太守 邓晨 欲修復其功,闻 杨 晓水脉,召与议之。” 明 王思任 《徐霞客传》:“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5).犹水痕。 宋 黄庭坚 《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五除试汤饮墨客,泛甌银粟无水脉。”

见“ 水脉 ”。

好闲

容貌美丽,举止闲雅。《楚辞·大招》:“比德好閒,习以都只。” 朱熹 集注:“好閒,谓美好而閒暇。”

不务正业,不爱劳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又有一等好閒的,就要在这里讨用钱。”参见“ 游手好閒 ”。

老伴

老年夫妻相互之间的称谓

迁客

遭贬迁的官员

迁客骚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论交

(1).争论与交谈。 唐 李颀 《行路难》诗:“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

(2).结交;交朋友。 唐 高适 《送前卫县李寀少府》诗:“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宋 陈师道 《赠鲁直》诗:“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 清 龚自珍 《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 张昭汉 《癸丑暮秋偕璧子漫游长江歌以纪事》:“古人论交恩义重,徙倚琴臺有餘痛。”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