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子华见寄韵

作者:陈镒 朝代:元代

和叶子华见寄韵原文

三年冷舍近蟾溪,青杏婆娑桂树低。

岩寺每寻僧说偈,皋亭还与客分题。

别来岁月身逾老,乱后山川尘尚迷。

想见东林如旧日,好随松鹤共幽栖。

诗词问答

问:和叶子华见寄韵的作者是谁?答:陈镒
问:和叶子华见寄韵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和叶子华见寄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陈镒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镒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参考注释

青杏

未熟的杏子。 唐 郑谷 《下第退居》诗之二:“未尝青杏出 长安 ,豪士应疑怕牡丹。” 宋 苏轼 《蝶恋花》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緑水人家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唯州南 清风楼 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酧交作。”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看春江鸭头緑皱,接行云鴈翅红娇,酒旗向青杏园林挑。”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一:“青杏子连核儿还没长硬,便用拳头大的小蒲篓儿装起和‘糖稀’一同卖给小姐与儿童们。”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皋亭

亦作“皋亭”。山名。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北郊。 南宋 时为 临安 防守要隘, 元 兵至, 宋 君臣在此投降。俗称 半山 。 明 王世贞 《满江红》词:“北面生看臣 构 在,南枝死望中原復。痛他年降表出 皋亭 ,鴟夷目。” 郁达夫 《步何君<半山娘娘庙题壁>续成》诗:“看遍野梅三百树, 皋亭 山色暮苍苍。”

分题

诗人聚会,分探题目而赋诗,谓之分题。又称探题。 五代 齐己 《寄何崇丘员外》诗:“变俗真无事,分题是不闲。” 五代 李建勋 《赋得冬日青溪草堂四十字》:“坐中皆作者,长爱觅分题。”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拟古,有连句,有集句,有分题。”自注:“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某物也。或曰探题。”

别来

(1).离别以来。 南朝 宋 谢惠连 《代古诗》:“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唐 窦群 《赠刘大兄院长》诗:“路自 长沙 忽相见,共惊双鬢别来殊。”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别来将近两个月了。”

(2).另外。《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眼见得这座祖宅,还值万数银子,怎么又要捨作道院;别来募化黄金,兴铸仙像。”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暇时,时共 攀龙 讲学, 魏广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东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是,‘疾恶太严’,‘操之过急’, 汉 的清流和 明 的“东林”,却正以这一点倾败。”参见“ 东林党 ”。

(4).指东林书院。 清 赵翼 《寄题同年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 东林 威标榜, 邹 顾 屹山斗。”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寻遍 东林 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参见“ 东林书院 ”。

旧日

过去的日子;从前;往日

旧日并无深交

松鹤

(1).松与鹤。多比喻标格出众。 唐 常建 《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诗:“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唐 符载 《梵阁寺常准上人精院记》:“院主姓 瞿 氏,真释种也,行业如圭璧,标韵如松鹤。” 唐 方干 《题长洲陈明府小亭》诗:“松鹤认名呼得下,沙蝉飞处听犹闻。”

(2).喻高年、高寿。如:松鹤同长;松鹤遐龄。

幽栖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絶。” 宋 范仲淹 《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人,本无他望,以此为多。”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

(2).隐居。《宋书·隐逸传·宗炳》:“ 南阳 宗炳 、 雁门 周续之 ,并植操幽栖,无闷巾褐,可下辟召,以礼屈之。” 唐 白居易 《与僧智如夜话》诗:“懒钝尤知命,幽栖渐得朋。”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这确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栖之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