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相国

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和李相国原文

巨实珍吴果,驯雏重越禽。
摘来渔浦上,携在兔园阴。
霜合凝丹颊,风披敛素襟。
刀分琼液散,笼簌雪华深。
虎帐斋中设,龙楼洛下吟。
含消兼受彩,应贵冢卿心。

诗词问答

问:和李相国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问:和李相国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李相国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许浑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浑名句大全

许浑和李相国书法欣赏

许浑和李相国书法作品欣赏
和李相国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37-15

参考注释

越禽

(1).南方的鸟。 唐 顾况 《送大理张卿》诗:“ 越 禽唯有南枝分,目送孤鸿飞向西。”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初秋寓怀》:“託迹同 吴 燕,依仁似 越 禽。”参见“ 越鸟 ”。

(2).指孔雀。 唐 武元衡 《韦令公时孔雀》诗:“ 荀令 昔居此,故巢留越禽。动摇金翠尾,飞舞碧梧阴。”参见“ 越鸟 ”。

渔浦

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处。 唐 李绅 《过锺陵》诗:“江对 楚 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 唐 方干 《送人宰永泰》诗:“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到家。”

兔园

(1).园囿名。也称 梁园 。在今 河南 商丘县 东。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西京杂记》卷二:“ 梁孝王 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 曜华 之宫,筑 兔园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 唐 黄滔 《寄越从事林嵩侍御》诗:“莫恋 兔园 留看雪,已乘驄马合凌霜。” 清 陈学泗 《纪事》诗:“多少 兔园 词客老,空依北斗望 蓬莱 。”

(2).即兔园册。指浅近的书籍。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一:“已就 丹阳 一小小讲席,岁修不及三百金,背老亲而独游,理兔园故业,青鐙顾影,悴可知已。”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甚乃《学》《庸》《论》《孟》之微言,亦只守兔园坊本之陋説。”

(3).指浅陋之学。 清 龚自珍 《家塾策问二》:“近儒学术精严,十倍 明 儒,动讥 明 人为兔园、为鼠壤矣。”

丹颊

发红的脸颊。 唐 许浑 《和李相国》诗:“霜合凝丹颊,风披敛素襟。” 宋 陈师道 《次韵晁无斁冬衣见寄》:“覆杯不待回丹颊,危坐犹能作直身。”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一折:“往常开怀常是笑呵呵,絳云也似丹颊若频婆。”

风披

(1).犹披靡。《晋书·张轨传》:“四海倾覆,乘舆未反,明公以全州之力径造 平阳 ,必当万里风披,有征无战。”

(2).风轻轻拂过。 元 赵孟頫 《修竹赋》:“萧萧雨沐,梟梟风披。”

素襟

(1).本心。亦指平素的襟怀。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李周翰 注:“素,本也。清淑之气自盈於本心。”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友书怀》诗:“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 明 张景 《飞丸记·园中落阱》:“总生在秋江,素襟晚节何损,堪羡他老景含芳,谁管他阳春花阵。”

(2).素袍之襟。 唐 戴叔伦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悽然诵新诗,落泪霑素襟。” 唐 武元衡 《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诗:“忧悔耿遐抱,尘埃緇素襟。”

琼液

(1).道教所谓的玉液。服之长生。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 唐 于鹄 《山中访道者》诗:“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2).指美酒。 唐 温庭筠 《兰塘词》:“东沟繘繘劳迴首,欲寄一杯琼液酒。” 元 王沂 《次吴彦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蠙珠看欲湿,琼液饮还醺。” 清 汪懋麟 《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词:“劈鲜新、菱角鸡头,抵多少、霞觴琼液。”

(3).指其他嘉美液汁。 晋 郭璞 《蜜蜂赋》:“吮琼液於悬峯,吸赮津於晨景。”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雪华

见“ 雪花 ”。

虎帐

(1).旧时指将军的营帐。 唐 王建 《寄汴州令狐相公》诗:“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宋 邵雍 《和人闻韩魏公出镇永兴过洛》:“虎帐夜寒心益壮,凤池波暖位犹空。” 明 钱邦芑 《送侯若孩从军》诗:“大帅 龙堆 朝卷幔,书生虎帐夜谈兵。”

(2).用虎皮编成的大幄。 宋 陆游 《南唐书·徐知谔传》:“一日游 蒜山 ,除地为场,连虎皮为大幄,号虎帐。”

龙楼

(1). 汉 代太 * 门名。《汉书·成帝纪》:“上尝急召,太子出 龙楼门 ,不敢絶驰道,西至 直城门 ,得絶乃度,还入 作室门 。”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宫。《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出 龙楼 而问竖,入 虎闈 而齿胄。” 李周翰 注:“ 龙楼 , 汉 太子门名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出入 龙楼 ,垂将一纪。”《白雪遗音·马头调·太子逃难》:“想当初,锦殿皇宫把福享彀,生长在 龙楼 ;到而今,后面追赶无人救,龙目泪交流。”

(3).借指太子。 唐 刘长卿 《至德三年春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浙西节度李侍郎五十韵》:“凤驾瞻西幸,龙楼议北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杜相国 侍学龙楼一十七载, 咸丰 壬子薨於位。”

(4).指朝堂。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已去龙楼籍,犹分御廩储。” 明 无名氏 《霞笺记·得笺窥认》:“只恐他步云梯,登月殿,上龙楼,题虎榜,不念旧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来·自御园与高渊公踏月归村寓》词:“长念龙楼待漏,一丸冷雪,偏难过,玉阑百折。”

洛下

(1).指 洛阳 城。 南朝 梁 刘令娴 《祭夫徐悱文》:“调逸 许 中,声高 洛 下。”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 山西 老将诗无敌, 洛 下书生语更妍。” 明 王世贞 《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吾家弱弟惭小落, 洛 下东西两间屋。”

(2).复姓。 汉 代有 洛下閎 。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含消

梨名。《三辅黄图·御宿苑》:“《三秦记》云: 御宿园 出栗,十五枚一胜。大梨如五胜,落地则破,其取梨,先以布囊承之,号曰含消,此园梨也。” 北周 庾信 《奉梨》诗:“接枝秋转脆,含消落更香。”参见“ 含消梨 ”。

冢卿

孤卿;上卿。六卿中掌国政的人。《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孔晁 注:“冢卿,孤卿。”《荀子·大略》:“冢卿不脩币。” 杨倞 注:“冢卿,上卿。”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追此讯前主,答云皆冢卿。”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铨部》:“冢卿无计定官衡,枯竹拈来却有灵。”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