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代

登楼原文

茫茫地老与天荒,如此男儿铁石肠。
七十日来浮海道,三千里外望江乡。
高鸿尚觉心期阔,蹇马何堪脚迹长。
独自登楼时拄颊,山川在眼泪浪浪。

诗词问答

问:登楼的作者是谁?答:文天祥
问:登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文天祥的名句有哪些?答:文天祥名句大全

文天祥登楼书法欣赏

文天祥登楼书法作品欣赏
登楼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天荒

(1).边远荒僻。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匈奴 时扰,正朔不及,天荒之地,王功不加兵,今皆内附,贡献牛马。”

(2).指未经开辟的或荒芜的。 唐 元稹 《古社》诗:“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

(3).科考未出过及第人才,谓之“天荒”。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述解送》:“ 荆南 解比号天荒。” 清 黄宗羲 《馀姚重修儒学记》:“至使数十年之中,人才寥落,科名亦且天荒。”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 寧津 生自是诵 应震 文而得第者四,前此天荒者且百年矣。”参见“ 破天荒 ”。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铁石肠

同“ 铁石心 ”。 明 刘基 《沁园春·和郑德章暮春感怀呈石末元帅》词:“中泽号鸿,苞荆集鴇,輭尽平生铁石肠。”

日来

(1).天天来到。《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多少豪门富室,日来求亲的。”

(2).近来。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之二:“喻及日来进学之功,尤慰孤陋,且深有助於警省。” 元 陈镒 《和程渠翁见惠诗韵》:“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復卧南山。”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日来耳目纷扰,无所可述。”

海道

海路,海上航道。《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 广州 。”《新唐书·归崇敬传》:“ 大历 初,授仓部郎中,充弔祭册立 新罗 使,海道风涛,舟几坏。”《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前日由海道到 崇明县 。”

三千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三世长於百年,三千广於 赤县 ;四部多於户口,七宝妙於石沙。”

里外

(1) 内里和外表

营房里外都种了树

(2) 左右,大概

不用看秤,里外差不了二两

江乡

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乡。 唐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生平好,江乡远从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数里,颇类江乡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裡行厨携着玉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兰橈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心期

(1).心中相许。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 王勃 《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为相思。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4).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题画》诗:“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罗隐 《谗言·越妇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宋 陆淞 《瑞鹤仙》词:“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许多的志愿,无数的心期,全在这几年里销磨尽了。”

(6).胸怀。 唐 钱起 《送沉仲》诗:“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园春·悼念 * 同志》词:“世颂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风孰比拟?公永在,有照人肝胆,日月心期。”

(7).情绪,心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身世最怜趋俗惯,心期最恨有家牵。”

蹇马

指跛脚的马。 汉 王充 《论衡·实知》:“ 广汉 杨翁仲 能听鸟兽之音,乘蹇马之野,田间有放眇马,相去数里,鸣声相闻。”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卢 相 迈 不食盐醋,同列问之:‘足下不食盐醋,何堪?’” 清 吕大器 《镇羌道上有感》诗:“鹰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节至今无。”

(2).岂可;哪里能。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可。 宋 欧阳修 《笔说·峡州诗说》:“‘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 清 潘陆 《彭泽县》诗:“地借 陶潜 著,人思 狄相 贤。何堪寻废县?沙草浸寒泉。” 叶圣陶 《穷愁》:“阿母一袄,春间已敝,不与补缀,何堪著体?”

脚迹

足迹

独自

只有自己一个人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拄颊

(1).以手支颊。有所思貌。 唐 韩偓 《雨中》诗:“鸟湿更梳翎,人愁方拄颊。”

(2).悠然自得貌。 清 吴伟业 《楚两生行》:“一生拄颊高谈妙, 君卿 唇舌 淳于 笑。”参见“ 拄笏看山 ”。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眼泪

正常时泪腺所分泌的少量透明含盐溶液,弥散于眼球与眼睑之间,使之湿润而易于运动,通常也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

浪浪

(1).流貌。《楚辞·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 注:“浪浪,流貌也。” 洪兴祖 补注:“浪音郎。”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豪放》:“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傍。” 宋 苏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2).象声词。形容雨、水等流动的声音。 清 卓发之 《裓园嫘史·无山堂》诗:“我看平若水,云际听浪浪。”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