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岫云寺再叠甲子旧作韵·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琴峡壁如抱,壶天树似悬。

既经窄径狭,忽见竺庵前。

磴道开云宇,村居低野烟。

后山围峻挺,簇簇涌青莲。

诗词问答

问:《潭柘岫云寺再叠甲子旧作韵·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

参考注释

壶天

(1).传说 东汉 费长房 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 长房 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即以“壶天”谓仙境;胜境。 唐 张乔 《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 宋 王安石 《上元戏呈贡父》诗:“别开閶闔壶天外,特起 蓬莱 陆海中。”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一折:“尚兀自嫌他拘倦,向御园中别是一壶天。”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 李雪木 ﹞自到 杜曲 ,神隐壶天者,数晨夕矣。”亦作“ 壶中天 ”。 唐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诗:“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 唐 白居易 《酬吴七见寄》诗:“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宋 陆游 《壶天阁》诗:“乃知壶中天,端胜缩地脉。”

(2).传说仙人 施存 有一壶,中有天地日月,自号“壶天”,人称“壶公”。参见“ 壶公 ”。

磴道

登山的石径。 南朝 宋 颜延之 《七绎》:“巖屋桥构,磴道相临。” 唐 袁郊 《甘泽谣·懒残》:“忽中夜风雷,而一峯頽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 元 揭傒斯 《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诗:“入云攀磴道,落日及村墟。”《明史·礼志一》:“臺高三尺有奇,周以石栏,陟降为磴道。”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巖洞窈窕,磴道紆折。” 郭沫若 《访泰山杂咏·万松亭遇雨》:“磴道千寻尽, 碧霞 铁瓦红。”

村居

(1).寓居乡村。 唐 薛调 《无双传》:“ 仙客 捨輜骑惊走,归 襄阳 ,村居三年。”《红楼梦》第一二○回:“ 贾政 道:‘提起村居养静,甚合我意,只是我受恩深重,尚未酬报耳。’”

(2).乡村的住宅。 明 唐顺之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七:“村居邻北郭,野语学东 齐 。” 许地山 《女儿心》六:“一会是同坐紫洞艇游河,一会又回到 白云山 附近的村居。”

(3).指乡村、村庄。 元 汪元亨 《沉醉东风·归田》曲:“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

野烟

亦作“ 野烟 ”。指荒僻处的霭霭雾气。 唐 王维 《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宋 梅尧臣 《赴霅任君有诗相送仍怀旧赏因次其韵》:“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清 张廷璐 《岍山招游云龙山用东坡答吕梁仲屯田韵》:“残碑寂寞野烟罨,虚廊萧瑟寒云屯。”

见“ 野烟 ”。

后山

(1).后面的山。 元 贡师泰 《题山水图》诗:“前山后山云乱起,山脚入溪清见底。”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后山上到春天各处是野兰花。”

(2).旧时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平巾,以竹丝作胎,真青罗蒙之,长随内使小火者戴之,制如官帽,而无后山。”

(3).头颅后部的枕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后山骨》:“后山,即头后枕骨也。”

峻挺

挺拔。《文选·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嶢。” 吕延济 注:“峻,高也;挺,出也。”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院有 普贤阁 ,回环十七峰绕之。背倚 白崖峰 ,右傍最高而峻挺者,曰 呼应峰 。”

簇簇

(1).一丛丛;一堆堆。 唐 白居易 《开元寺东池早春》诗:“池水暖温暾,水清波瀲灩。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红楼梦》第二九回:“到了初一这一日, 荣国府 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

(2).丛列成行貌。 唐 王建 《横吹曲辞·陇头水》:“ 陇 东 陇 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忆著来时磨剑处。”

(3).衣衫鲜明整洁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赵二 在混堂内洗了个浄浴,打扮得帽儿光光,衣衫簇簇,自家提了一碗灯笼前来接亲。”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