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驯鹿歌原文

我闻方蓬海中央,仙人来往骑白鹿。

然疑未审今见之,驯良迥异麇麛族。

际天巨浪浩茫茫,浮黍几粒排岛麓。

其民太古复太古,穴为居室鱼衣服。

比来入化职贡皮,副以驯麋厥角曲。

招之即来麾之去,锦鞍可据箱可服。

怪底秦宫呼作马,不然函谷曾乘犊。

顶间疑挂七星符,雪毛皑皑两睛绿。

讵如豢鹤剪玉翎,还嗤逸𪊍饮霜镞。

丹青昔漏右相图,牝牡今并飞龙牧。

诗词问答

问:驯鹿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驯鹿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二十八

2. 宁古塔将军巴灵阿奏进东海使鹿部所产驯鹿胜负载似牛堪乘骑似马依媚于人乃又过之其饮食性则仍麌麌之群也造物神异无所不有命绘以图而系之诗

参考注释

方蓬

传说中海中二神山 方丈 、 蓬莱 的并称。 唐  李白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诗:“寄言 息夫子 ,岁晚陟 方  蓬 。” 王琦 注:“ 方  蓬 , 方丈 、 蓬莱 ,海中二神山也。” 明  李东阳 《和沉地官时旸游城西朝天宫韵》:“逢僧问 兜率 ,访道疑 方  蓬 。”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中央

(2) 指国家或党派政治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骑白鹿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见 晋  葛洪 《神仙传·卫叔卿》、《鲁女生》。后因以“骑白鹿”指仙人行空之术。 唐  韦渠弁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明  吴廷翰 《南山杂诗》之四:“谷口吹紫簫,仙人骑白鹿。”亦省作“ 骑鹿 ”。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 緱山 鹤。”

然疑

谓半信半疑,犹豫不决。《楚辞·九歌·山鬼》:“君思我兮然疑作。” 洪兴祖 补注:“然,不疑也;疑,未然也。君虽思我,而为谗者所惑,是非交作,莫知所决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正然疑间,忽见十餘步外,片石半没土中,亟掊土视之。” 郑泽 《杂诗答钝庵》:“终伤然疑作,翩来阻行潦。”

驯良

温顺善良

迥异

迥然不同;完全不同

与它石迥异。——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性情迥异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居室

(1) 居住的房间

一套三居室的住房

(2)  〈方〉∶房屋;住房;住宅

他的居室洁净、雅致

(3) 指夫妇同居

男女居室

鱼衣

水苔。《周礼·天官·醢人》“加豆之实……箈菹”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箈,水中鱼衣。” 清  屈大均 《吊雪庵和尚》诗:“金川自逐鱼衣去,玉殿谁教燕子来。”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小兀喇》词:“樺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

比来

近来

比来天下奢靡。转相念效。——《三国志·徐邈传》

入化

谓达到绝妙的境界。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诗有不立意造句,以兴为主,漫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周芷卿》:“ 芷卿 句云:‘ 太真 红玉色,少妇鬱金香。’运典入化,真粲花妙舌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此外,他对《华严》的深义也能运用入化。”

职贡

古代称藩属或外国对于朝廷按时的贡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鲁 之於 晋 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 摩揭陀国  婆罗阿迭多王 崇敬佛法,爱育黎元,以 大族王 淫刑虐政,自守疆埸,不供职贡。”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山海若时共职贡,郊原何处有戈兵。”《清史稿·礼志十》:“厥后至者弥众,廼令各守疆圉,修职贡,设理藩院统之。”

厥角

谓兽之角。厥,其。《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孔颖达 疏:“以畜兽为喻,民之怖惧,若似畜兽崩摧其角然。”《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后因用“厥角”指以额触地。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顙。” 章太炎 《訄书·序种姓上》:“ 魏 、 周 、 金 、 元 之民,扶服厥角,以奔 明氏 。”

可据

可作依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如 淑贞 为 威姑 写遗像,邻嫗皆识之;又为 许氏 择墓地,至今称曰 田螺坟 ,皆确凿可据者也。”如:有案可据。

怪底

亦作“ 怪得 ”。1.惊怪,惊疑。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唐  白居易 《和郭使君枸杞》:“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梅雪》词:“怪底寒梅,一枝雪里,只恁愁絶。” 宋  李曾伯 《满江红·和刘仓咏雪》词:“推枕闻鸡,正怪得,乾坤都白。”

(2).难怪。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四:“怪得 蓬莱 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 前蜀  韦庄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诗:“怪得白鸥惊去尽,緑萝门外有朱轮。” 宋  杨炎正 《秦楼月》词:“断肠芳草萋萋碧,新来怪底相思极。”《东周列国志》第五九回:“怪得前日 鄢陵 之战, 郤犨 与 婴齐 对阵,不发一矢,其交通之情可见矣。”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此间地下真可观,怪底江山总生色。”

秦宫

(1).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嬖奴。《后汉书·梁冀传》:“ 冀 爱监奴 秦宫 ,官至太仓令。得出入 寿 所。 寿 见 宫 ,輒屏御者,託以言事,因与私焉。” 唐  李商隐 《可叹》诗:“ 梁 家宅里 秦宫 入, 赵后 楼中 赤凤 来。”

(2).指 秦 朝宫殿。《陈书·高祖纪上》:“寧 秦 宫之可顾?岂 鲁 殿之犹存?” 宋  辛弃疾 《浪淘沙·山寺夜中闻钟》词:“雨打风吹何处是, 汉 殿 秦 宫。” 清  叶燮 《石门郁曾发游秦归赋赠兼示胡园表徐导柏》诗:“ 秦 宫 汉 殿秋原上,饱赠书生一枕长。”

作马

木工使用的一种简便支架。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首,横木於上,以施斧斤,谓之作马。此象形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八:“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端,为作马。”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函谷

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星符

犹符命。《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倪 盛脩主人礼”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天昨檄召五星,宣布星符。刺下东井,告命南箕。”

雪毛

(1).白色羽毛。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三:“有鸟有鸟谓白鷴,雪毛皓白红觜殷。” 唐  章孝标 《鹰》诗:“星眸未放瞥秋毫,频掣金铃试雪毛。” 唐  李远 《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诗:“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2).指白色花瓣。 唐  刘言史 《乐府杂词》之一:“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

(3).指白发。 宋  黄庭坚 《阮郎归》词:“传盃犹似少年豪,醉红侵雪毛。”

皑皑

形容洁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雪和为雪所覆盖的事物

白雪皑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