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幽兰

作者:崔涂 朝代:唐代

琴曲歌辞幽兰原文

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诗词问答

问:琴曲歌辞幽兰的作者是谁?答:崔涂
问:琴曲歌辞幽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琴曲歌辞幽兰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崔涂的名句有哪些?答:崔涂名句大全

崔涂琴曲歌辞幽兰书法欣赏

崔涂琴曲歌辞幽兰书法作品欣赏
琴曲歌辞幽兰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3_20

参考注释

众能

各种有才能的人。《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 三国 魏 应璩 《荐和模笺》:“ 唐尧 因羣士以兴治, 齐桓 假众能以定业。”

贞芳

(1).指岁寒不凋的花木。 南朝 宋 谢惠连 《甘赋》:“嘉寒园之丽水,美独有此贞芳。” 唐 杨炯 《庭菊赋》:“难摇落於三秋,伟贞芳於十步。”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七:“秋草瘦如髮,贞芳缀疏金。”

(2).清香。《拾遗记·后汉》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夫丹石可磨,而不可夺其坚色;兰桂可折,而不可掩其贞芳。”《隋书·列女传论》:“足使义勇惭其志烈,兰玉谢其贞芳。”

(3).喻守志不移、节操高尚的人。 唐 权德舆 《祭杨校书文》:“严霜既殞,零落贞芳。” 唐 权德舆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诗:“欲翥摧劲翮,先秋落贞芳。”

(4).贞洁美善。 唐 苏颋 《高安长公主神道碑》:“金为字兮琬为碑,永贞芳兮实在斯。”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国香

(1).极言其香。谓其香甲于一国,故云。亦用以赞誉人的风采、品行。《左传·宣公三年》:“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蜂蝶慕香》:“都下名妓 楚莲 者,国香无及,每出,则蜂蝶相随慕其香。” 唐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二:“国香 荀令 去,楼月 庾公 来。”参见“ 令君香 ”。

(2).指兰花。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兰有国香。” 唐 宋之问 《过史正议宅》诗:“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广 * ·花谱二三·兰蕙》引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后亦用以借指其他名花。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之二:“凭仗幽人收艾蒳,国香和雨入青苔。” 明 唐寅 《山家见菊》诗:“可惜国香人不识,却教开向野翁家。” 清 姚鼐 《阻风三山夹游三华庵牡丹颇盛》诗:“冷落国香聊与慰,午晴扶向石臺高。”

(3).借喻王侯公卿的后裔。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粲粲门子,菲菲国香。”

白露

节气名,每年九月上旬交节

青春

(1) 青年时代

壮丽的青春

(2) 也用于比喻

百年老厂恢复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龄

青春几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葱色,所以春天称青春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当路

(1) 路中间

他站在当路望了一会儿

(2) 掌握政权

奸臣当路

芳馥

(1).芳香。 唐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庭梧变葱蒨,篱菊扬芳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士大夫华整》:“惟协院中丞 许少微 ,朱紫什袭,芳馥遥闻。”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以珍果詒客,芳馥异常。”

(2).比喻美好的文辞、品德等。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序》:“此集以纪事为名,无可纪者亦广为甄録,冀以揽前哲之芳馥为后人之貽餉。”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