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晓湘都谏赍喜诏御书使西粤靖江藩府

作者:李孙宸 朝代:明代

原文

流渚馀光耀太微,使星还望掖垣辉。

燕山花发人将别,湘浦云深雁正归。

客到王门宾礼重,凤离梧掖谏书稀。

即看宵旰劳明主,莫漫庭闱恋彩衣。

诗词问答

问:《送李晓湘都谏赍喜诏御书使西粤靖江藩府》的作者是谁?答:李孙宸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孙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孙宸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参考注释

光耀

光采;荣耀

当然也是很光耀的事

太微

亦作“ 大微 ”。1.古代星官名。三垣之一。位于北斗之南,轸、翼之北,大角之西,轩辕之东。诸星以五帝座为中心,作屏藩状。《楚辞·远游》:“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大微之所居。” 王逸 注:“博访天庭在何处也。大,一作太。”《史记·天官书》:“衡,太微,三光之廷。匡卫十二星,藩臣:西,将;东,相;南四星,执法;中,端门;门左右,掖门。”古以为天庭。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二:“步虚仙子脱尘鞿,身驾春风上太微。”

(2).用指朝廷或帝皇之居。 宋 沉遘 《谢两府三启》:“抱槧怀铅,出入乎承明之署;荷囊持橐,上下乎太微之廷。”

使星

《后汉书·李郃传》:“ 和帝 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謡。使者二人当到 益 部,投 郃 候舍。时夏夕露坐…… 郃 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 益州 分野。’”后因称使者为“使星”。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九:“稠叠多幽事,喧呼閲使星。” 清 赵翼 《树斋述庵奉使秦邮扁舟往晤》诗:“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还望

(1).回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景公 与 晏子 游於 少海 ,登 柏寝 之臺,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后世将孰有此。’”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春日感怀》:“步登西城怜,还望东城陴。”

(2).环顾,四望。 宋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词:“危楼还望,嘆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3).返回的希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欲营迁厝……便值本朝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絶於还望。”

掖垣

(1).皇宫的旁垣。 唐 杜甫 《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仇兆鳌 注:“掖垣,禁墙也。” 宋 王安石 《次韵祖择之登紫微阁》之一:“漠漠秋阴护掖垣,青云祗在两楹间。”

(2). 唐 代称门下、中书两省。因分别在禁中左右掖,故称。后世亦用以称类似的中央部门。《新唐书·权德舆传》:“左右掖垣,承天子誥命,奉行详覆,各有攸司。”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 梁丞相 叔子 , 乾道 初,任掖垣兼讲席。” 清 王焜 《虎丘三姜先生祠》诗:“掖垣抗疏触天威,拜杖淋漓血染衣。”

山花

(1).山间野花。 北周 庾信 《咏画屏风诗》:“水流平涧下,山花满谷开。” 唐 杜甫 《早花》诗:“腊日 巴江 曲,山花已自开。” 金 赵秉文 《仿摩诘“独坐幽篁里”》诗:“石上多古苔,山花间红碧。” 陈毅 《枣园曲》:“喜四面山花无数, 延河 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

(2).植物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山花燕支》:“山花,丛生。 端州 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抽穗长二三寸,作青白色。正月开。土人採含苞者卖之,用为燕支粉,或持染绢帛,其红不下蓝花。”

门宾

门客;食客。《后汉书·朱晖朱穆等传论》:“至乃 田 、 竇 、 衞 、 霍 之游客, 廉颇 、 翟公 之门宾,进由埶合,退因衰异。”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一:“公素昔为 程宣徽 门宾,后娶 程公 之女。”

礼重

礼敬尊重。《北齐书·儒林传·冯伟》:“王下厅事迎之,止其拜伏,分阶而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礼重师傅,引见輒先拜。”《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曰:‘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禪牀。’王尤加礼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独有公爱妾 李氏 ……恒礼重 四娘 ,往往相顾恤。”

谏书

臣下向帝王进谏的奏章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庭闱

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文选·束晳〈补亡〉诗》:“眷恋庭闈,心不遑安。” 李善 注:“庭闈,亲之所居。” 唐 张九龄 《酬宋使君见诒》诗:“庭闈际海曲,軺传荷天慈。” 清 刘大櫆 《少宰尹公行状》:“公少而卓犖多才,遵太夫人朝夕庭闈之训,言动皆必以礼。”因用以称父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闈?”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闈。”

彩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沉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