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原文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良冶动时为哲匠,巨川济了作虚舟。
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

诗词问答

问:《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白居易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书法作品欣赏
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书法作品

全唐诗

参考注释

道行

(1) 僧道修行的功夫

(2) 比喻技能本领

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舒卷

(1).舒展和卷缩。 汉 刘胜 《文木赋》:“裁为用器,曲直舒卷。” 南朝 齐 王融 《巫山高》诗:“烟霞乍舒卷,猿鸟时断续。” 宋 陆游 《居室记》:“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 清 吴伟业 《赠松郡副守涪陵陈三石》诗:“湖天摇落云舒卷, 巫山 萧森路折盘。”

(2).指人事的进退、出处。舒谓伸展其志,卷谓其志不伸而退藏。 晋 潘岳 《西征赋》:“ 孔 随时以行藏, 蘧 与国而舒卷。” 宋 曾巩 《 * 山送南城尉罗君》诗:“丈夫舒卷要宏达,世路俯仰多拘牵。” 明 高启 《甪里村》诗:“始潜避 秦 君,终出安 汉 嗣。世罗焉能覊,舒卷聊自肆。”

如云

(1).形容盛多。《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毛 传:“如云,众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唐 白居易 《轻肥》诗:“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2).发美长貌。《诗·鄘风·君子偕老》:“鬒髮如云,不屑髢也。” 毛 传:“如云,言美长也。”

(3).比喻德化广大。《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司马贞 索隐:“如云之覆渥,言德化广大而浸润生人,人咸仰望之,故曰如百穀之仰膏雨也。”

自由

(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国家和民族

认为过独身生活要比结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良冶

(1).指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元 王炎午 《望祭文丞相文》:“干将莫耶,或寄良冶,出世则神,入土不化。”

(2).《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 孔颖达 疏:“言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后因以“良冶”借指教子有方之贤父。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息女择於贤夫,允子训於良冶。”

时为

犹专为,单为。《敦煌变文集·难陀出家缘起》:“缘有 孙陁罗 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是妻,世尊千方万便,教化令教出家,且不肯来。” 蒋礼鸿 通释:“‘时为’犹如説专为、单为。”

哲匠

(1).指明达而富有才能的大臣。《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軫。” 李周翰 注:“哲,智也;匠,谓善宰万物者;谓 桓玄 也。” 唐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谋猷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2).指有高明技术的工匠。 唐 黎逢 《水化为盐赋》:“伊昔煮海为盐,以禀乎天……是知水化之利可贵,哲匠之谋可研。” 唐 刘禹锡 裴度 《予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联句》:“洪鑪思哲匠,大厦要羣材。” 宋 范仲淹 《金在鎔赋》:“熠耀腾精,乍跃洪鑪之内,纵横成器,当随哲匠之心。”

(3).泛指有高超才艺的文人、画家等。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诗:“学业醇儒富,辞华哲匠能。”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图画之妙,爰自 秦 汉 ,可得而记;降於 魏 晋 ,代不乏贤,洎乎南北,哲匠间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子容》:“﹝ 张子容 ﹞兴趣高远,略去凡近。当时哲匠,咸称道焉。”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录》:“若夫神工哲匠,颠倒经枢,思若连丝,应之杼轴;文如铸冶,逐手而迁。”

巨川

大河。《书·说命上》:“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诗:“大厦栋方隆,巨川檝行剡。” 宋 曾巩 《侍中制》:“ 舜 用 皋陶 ,若股肱之承元首; 商 咨 傅説 ,如舟楫之济巨川。”后亦用为比喻大事业的语典。 唐 胡曾 《贺高相公除荆南启》:“仰将军之大树,敢议营巢;窥丞相之巨川,唯希在藻。”

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马光 《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飘瓦不须嗔。” 明 何景明 《内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盗贼弗怨;虚舟之触,褊心弗怒:无意也。”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唐 骆宾王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宅宴序》:“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虚舟应物。”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唐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诗:“片云对渔父,独鸟随虚舟。” 金 卢挚 《折桂令·武昌怀古》曲:“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清 刘荻 《题陈世长舫斋》诗:“想到虚舟百事慵,当窗端只爱云峰。”

(4).轻捷之舟。《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李周翰 注:“轻舟而进曰虚舟。”

竹亭

(1).竹林中的亭子。

(2).用竹建造的亭子。 唐 韦应物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诗:“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宋 梅尧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诗:“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周瘦鹃 《行云集·新西湖》:“一带用刺杉木作成的走廊和两座伸出湖滩的竹亭,朴雅可喜。”

阴合

私下联合。《战国策·秦策二》:“使人使 齐 , 齐 秦 之交阴合。”《史记·张仪列传》:“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絶於 齐 ,使人随 张仪 。”

偏宜

最宜;特别合适。 前蜀 李珣 《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鬱金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粤剧 《关汉卿》第四场:“近时有些婆娘们,道着难晓,说着难知,旧恩忘却,新爱偏宜。”

水槛

临水的栏杆。 唐 杜甫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 唐 白居易 《题元十八溪居》诗:“溪嵐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牕次第逢。”

风凉

(1).指凉风。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诗:“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2).谓有风而凉爽;凉爽。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荫中风凉之处,勿令见日。”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尔乃以瓦为枕,以棺为铺,逍遥乎风凉,从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此刻倒风凉了。”

(3).使身体清凉爽快;纳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风凉风凉,一推门,灯光射出去,只见……飞舞着好一片大雪。” 华山 《阵地春节散记》:“他满脸红光,正在洞口风凉,大概是在火炉边包了好半天饺子,热了。”

(4).犹轻松。 郭沫若 《<创造十年>发端》:“这一段文章说得倒还风凉,不过先生的苦心我们是不好忽略看过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个地主》:“你倒说得风凉,收了我的租,不帮我,还来劝我。”

(5).古地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关中图》曰: 丽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风凉原 ,在 磈山 之阴,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献上人游长安》诗:“闲寻 鄠 杜 看修竹,独上 风凉 看古原。”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翩翩

(1) 运动自如、鸟飞轻疾的样子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唐·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翩翩舞姿

(2) 举止洒脱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形容风采、文辞的美好

元瑜书记翩翩。—— 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紫凤

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珮,赤鳞犯舞拨 湘 絃。”《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

官署

旧指政府机关

同游

见“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

(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许浑 《秋思》诗:“琪树西风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忆同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海公子》:“﹝ 张生 ﹞开尊自酌,恨无同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