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洞仙歌原文

薰风池阁,八叶蓂初展。紫府当年侍香案。见蟠桃频着子,偷荐瑶觞,贪醉寐,谪向人间未满。
青禽传近信,催赴仙班,怪我尘缘未能断。爱吴中山色好,抹月批风,蓑共笠,纵有金章不换。待驾鹤遨访访蓬壶,问海水从来,几番增减。

诗词问答

问:洞仙歌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洞仙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池阁

池苑楼阁。《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饗卫士於 南宫 ,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阁。” 唐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诗:“月光丽池阁,野气浮林园。” 宋 孙光宪 《河传》词之三:“花落,烟薄, 谢 家池阁,寂寞春深。”

紫府

道教称仙人所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及至天上,先过紫府,金牀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前蜀 贯休 《寄天台道友》诗:“紫府称非远,清溪径不迂。”《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教他免堕红尘,早登紫府。” 康有为 《将至桂林望诸山石峰》诗:“天愍至诚割紫府,掷之 桂林 西南隅。”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香案

香几,用来放香炉的长方形桌子

蟠桃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瑶觞

玉杯。多借指美酒。 唐 王勃 《宴山亭序》:“银烛摛花,瑶觴抒兴。”《群音类选·百顺记·父子荣归》:“玉趾步金莲,捧瑶觴遶膝争先。”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青禽

(1).《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 汉 班固 《汉武故事》:“ 鉤弋夫人 卒,上为起 通灵臺 ,常有一青鸟集臺上。”后遂以“青禽”为悼念死者之典。 宋 谢翱 《鄞女墓》诗:“网草新垂月中露,青禽夜宿菱塘渚。” 明 夏完淳 《招魂》:“层楼积栋,刻云烟些。青禽纷语,依木成妍些。”

(2).即青鸟。喻信使。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七:“青禽承逸轨,文驪镜重川。” 唐 李白 《寓言》诗之二:“遥裔双綵凤,婉孌三青禽。” 王琦 注引《山海经》:“三青鸟,皆 西王母 使也。” 明 王玉阳 《纪情》套曲:“冷萧萧风狂雨骤,恨悠悠经年拖逗。远迢迢青禽信来,急匆匆特地相撋就。”

(3).即 青琴 。古神女名。 唐 温庭筠 《马嵬佛寺》诗:“ 曼倩 死来无絶艺,后人谁肯惜 青禽 ?”

近信

(1).亲近信任。《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使 优狡 盟 拳弥 ,而甚近信之。”《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原来那当儿正有一位内廷行走的勋旧近信大臣,因合他家东牀一时口角,翁婿两个竟弄到彼此上摺子对参起来。”

(2).指亲近的人。 唐 温庭筠 《偶题》诗:“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仙班

(1).天上仙人的行列。《云笈七籤》卷一○三:“仙班既退,光明徧彻诸天焉。” 清 陈维崧 《贺新郎·毛卓人示我满江红词数首中多养生家言作此戏柬》词:“我自人间能倔强,碧霄宫,嬾逐仙班走。”

(2).指仙人之辈。《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虽年少,浪游江湖,閲人多矣,从不见先生珠辉玉映,真乃天上仙班。” 清 洪昇 《长生殿·情悔》:“祇是奴家恁般业重,敢仍望做 蓬莱 座的仙班?”

(3).借指朝班。 宋 黄庭坚 《同子瞻韵和赵伯充团练》诗:“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时得共朝真。” 明 王世贞 《武林遇李太仆归省有赠》诗:“ 青门 四明 客,早晚向仙班?”

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吴中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参 《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 欧阳修 《朝中措·平山堂》词:“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一会儿出了隧道,又看见窗外的天光山色。”

抹月批风

(1).用风月当菜肴。家贫无可待客的戏言。抹,细切;批,薄切。 宋 苏轼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之四:“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 宋 杨万里 《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咏·亦好亭》:“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

(2).谓吟啸风月,清高自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三刀治绩扬,节悬鱼,颂素羊,敢把朝廷来讥讽,抹月批风聊自徜。” 清 洪昇 《长生殿·重圆》:“游衍,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

金章

(1).金质的官印。一说,铜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开壤袭朱紱,左右佩金章。” 钱振伦 注引《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铜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鳌 注:“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告变》:“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党,只好死抱金章瘗 北邙 。”

(2).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鱼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 * 令徽 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谢於殿前。上虽知不可,强谓 朝恩 曰:‘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

驾鹤

(1).据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载, 王子乔 从 浮丘公 学道,三十馀年后,人见其乘白鹤驻 缑氏山 巅,数日而去。后因以“驾鹤”比喻得道成仙。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2).犹骑鹤。 唐 韩愈 《华山女》诗:“玉皇頷首许归去,乘龙驾鹤来青冥。”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 盐城 更比 芜城 远,安得腰缠驾鹤轻。”

蓬壶

即 蓬莱 。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三 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形如壶器。” 唐 沉亚之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诗:“曾在 蓬壶 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假俺几日儿尘世逍遥,再来受 蓬壶 约。”

海水

(1) 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

海水浴

(2) 海洋中的水

(3) 海

海水不可斗量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增减

增添与减去

引入竞争机制以后,人员常有增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