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中兴颂

作者:易祓 朝代:宋代

读唐中兴颂原文

唐家基业重於山,甯许胡雏据九关。
当日人心旋□堵,异时世变却循环。
壤分旄钺谁能制,政出貂璫不复还。
千古高岩销苍藓,空留遗迹蹈元颜。

诗词问答

问:读唐中兴颂的作者是谁?答:易祓
问:读唐中兴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易祓的名句有哪些?答:易祓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唐家

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诗:“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业重

佛教语。谓罪孽深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业重身心,把往事思量遍。”《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想是 苏 门前世业重,今日遭此冤劫,不如死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念奴前身业重,绑十指筝絃簫孔;慵线懒针,几曾解女红。”

胡雏

(1). 胡 人小儿; 胡 人僮仆。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紫髯 胡 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唐 苏郁 《咏和亲》:“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 胡 雏虏更多。”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回求仆马》:“不用吹簫《僮约》,结柳 奴星 ,有剪髮 胡 雏。好教你垂鞭接马玉童扶,衣箱别有平头护。”亦指年轻的外国人。 陈三立 《王木斋见过话海上旧游》诗:“轻雷初在楼臺外,閒数胡雏缓缓归。”

(2).对 胡 人的蔑称。亦特用为对 后赵 石勒 、 唐 安禄山 的蔑称。《晋书·石勒载记上》:“年十四,随邑人行贩 洛阳 ,倚啸 上东门 。 王衍 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 胡 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 勒 已去。”《新唐书·张九龄传》:“ 安禄山 初以 范阳 偏校入奏,气骄蹇, 九龄 谓 裴光庭 曰:‘乱 幽州 者,此 胡 雏也。’” 唐 杜甫 《中夜》诗:“ 胡 雏负恩泽,嗟尔太平人。” 仇兆鳌 注:“负恩泽,追恨 禄山 ,盖自 天寳 初而祸绵不息,致不能为太平之人也。”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张巡 之守 睢阳 , 玄宗 已幸 蜀 , 胡 雏方炽,孤城势蹙。” 明 刘基 《煌煌京洛行》诗:“妖星入太极, 胡 雏登御床。”

九关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

(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叩九关以竭诚兮,及离思之未远。”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清 李鸿章 《复英西林》:“敝部仅发九关,现仍万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筹否?”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异时

(1).不同时候。《墨子·经上》:“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路 者 颜回 父,父子尝各异时事 孔子 。” 晋 孙绰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庄 老 ;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唐 石贯 《和主司王起》:“絳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2).往时;从前。《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 司马贞 索隐:“异时,犹昔时也。”《新唐书·于頔传》:“部有湖陂,异时溉田三千顷,久廞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前代悬购遗书,咸著条目: 隋 有闕书録, 唐 有访书録, 宋 有求书録。异时人主留意若此。” 章炳麟 《訄书·订孔》:“异时 老 墨 诸公,不降志於删定六艺,而 孔氏 擅其威。”

(3).以后;他时。《史记·苏秦列传论》:“然世言 苏秦 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 苏秦 。” 宋 陆游 《跋<西崑酬唱集>》:“记之为异时一笑。” 清 姚莹 《与陆次山论文书》:“异时集成付刻,或即以此书列其首,亦无不可者。”

世变

时代的变迁;世事的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 宋 陆游 《月下小酌》诗:“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 清 恽敬 《乙瑛碑跋》:“盖 东汉 之末,其风气渐及 六朝 ,可以观世变也。” 朱自清 《<文集>二自序》:“中间相隔五年,看过了多少世变;写到这里,不由得要停笔吟味起来。”

循环

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旄钺

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语本《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 蔡沉 集传:“鉞,斧也,以黄金为饰……旄,军中指麾,白则见远。”《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鉞以厉三军。”《旧唐书·王珂传》:“天子以 珂 为 河中 节度,授以旄鉞。” 宋 苏轼 《上皇帝书》:“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鉞。”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君家门阀高,哲兄拥旄鉞。”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留遗

遗存,遗留

偏有留遗。——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迹蹈

亦作“蹟蹈”。重复走过的路。《淮南子·本经训》:“接径歷远,直道夷险,终日驰騖而无蹟蹈之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