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 岁寒守志

作者:丘处机 朝代:元代

无俗念 岁寒守志原文

同云瑞雪,正三冬、*闭严凝时节。
寂寞山家孤悄悄,终日无人谈说。
败衲重披,寒*独坐,夜永愁难彻。
长更无寐,朔风穿户凄冽。
求饭朝入西村,临泉夹道,玉叶凌花结。
冻手频呵仍自恨,浊骨凡胎为劣。
昼夜参差,饥寒逼迫,早晚超生灭。
须凭一志,撞开千古心月。

诗词问答

问:无俗念 岁寒守志的作者是谁?答:丘处机
问:无俗念 岁寒守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无俗念 岁寒守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丘处机的名句有哪些?答:丘处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同云

《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朱熹 集传:“同云,云一色也。将雪之候如此。”因以为降雪之典。 唐 李咸用 《大雪歌》:“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宋 周邦彦 《女冠子·雪景》词:“同云密布。撒梨花、柳絮飞舞。”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书长安看花前后记辛壬癸甲录后》:“丁酉入春以来,同云酿雪,春寒特甚。”

瑞雪

应时的好雪

瑞雪兆丰年

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那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水浒传》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严凝

(1).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 唐 顾况 《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 宋 陆游 《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

(2).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

(3).谓冷酷。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

(4).严肃凝重。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宋 沉 之诗,以严凝之骨,饰流丽之词,颂扬休明,渊乎盛世之音。”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山家

(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 太极殿 前作虎视。”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明 高启 《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

(2).隐士。 宋 梅尧臣 《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 魏野 留 富郑公 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 郑公 故,非通例也。” 魏野 ,见《宋史·隐逸传上》。

(3).泛指僧道者流。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三·吴东昇》:“年八十,临终作诗曰:‘……念我行藏无大过,请僧超度有何功?掘坑埋了平生愿,休信山家吉与凶。’”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同去山家走一遭……实不相瞒,学生为老母有疾,特求 赤肚子 僊丹。”

(4).佛教天台宗流派山家宗的省称。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宋代佛教》:“意见终于不能一致,而分裂为两派, 知礼 等称为山家,即称 晤恩 等为山外。”参见“ 山家宗 ”。

孤悄

犹孤寂。 唐 栖白 《赠李溟秀才》诗:“数篇 正始 韵,一片补亡心。孤悄欺 何 谢 ,云波不可寻。” 清 黄景仁 《春夜杂咏》:“客居畏清夜,无月更孤悄。”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无人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谈说

议论;叙说

他们正谈说着,门开了

败衲

破旧的僧衣。 唐 许浑 《晨别翛然上人》诗:“ 吴 僧诵经罢,败衲倚 * 。” 元 丘处机 《无俗念·岁寒守志》曲:“败衲重披,寒埪独坐,夜永愁难彻。”

独坐

(1).一个人坐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覩。” 唐 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与其独坐愁心烦,何如赤脚著短褌。”

(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李贤 注:“独坐言骄贵无偶也。”

(3). 唐 人因《后汉书·宣秉传》中“三独坐”之事,遂以“独坐”为御史中丞别名。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李 寻为独坐,三臺肃畏,而升相府。”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宅名标榜官称……中丞为独坐,为中宪。”

夜永

夜长;夜深。多用于诗中。 唐 戴叔伦 《白苎词》:“美人不眠怜夜永,起舞亭亭乱花影。”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夜永楼臺雨,更深江海人。”

长更

(1).见“ 长庚 ”。

(2).犹长夜。 南唐 李煜 《三台令》词:“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无寐

不睡;不能入睡。《诗·魏风·陟岵》:“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唐 吴融 《秋夕楼居》诗:“危栏倚遍都无寐,祇恐星河堕入楼。” 宋 赵抃 《客舟夜雨》诗:“朝发 温江 上处溪,小舟无寐枕频欹。”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吴嵩三》诗:“想像山岳姿,残灯欲无寐。”

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凄冽

凄怆寒冷。 明 何景明 《田园杂诗》之一:“膏畴矧丰蔚,积潦復凄冽。”

凄怆寒冷;悲凉。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桑林鬱蔼,无补柏木之凄冽;膏壤带郭,无解 黔敖 之蒙袂。” 宋 柳永 《塞孤》词:“瑶珂响、起栖鸦,金鐙冷,敲残月,渐西风紧,襟袖凄冽。”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发出凄冽的笑声﹞啊哈哈哈哈, 阿奴 呀,你现在可以瞑目了吧。”

西村

(1). 杭州 西泠 的别称。 宋 郭祥正 《西村》诗:“远近皆僧刹, 西村 八九家。” 华黼臣 注引《武林旧事》:“ 孤山 西泠 又名 西村 。” 宋 林逋 《易从师山亭》诗:“ 西村 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2).相传 西施 为 苧萝村 西鬻薪之女,后因以“西村”为 西施 的代称。 清 李渔 《风筝误·媒争》:“ 东施 形丑冒 西村 ,骗允。”

夹道

(1) 两侧有墙壁等的狭窄道路

(2) 排列在道路两侧

夹道欢迎

玉叶

(1).对花木叶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青树玉叶,弥望成林。” 宋 范成大 《至昌为具赏东轩千叶梅》诗:“玉叶重英意已芽,新移竹外小横斜。” 明 刘基 《梅花七绝句》之六:“琼跗玉叶两依依,摇落空山物色微。”

(2).喻云彩。 晋 陆机 《浮云赋》:“金柯分,玉叶散,緑翘明,岩英焕。” 南朝 梁简文帝 《咏云》:“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唐 章孝标 《玩月遇云》诗:“无端玉叶连天起,不放金波到晓流。”

(3).犹玉牒,指皇家谱系。 南朝 梁 江淹 《宋安成王右常侍刘乔墓志文》:“玉叶既积,金徽方传。乃毓伊人,尅广克宜。” 宋 柳永 《中吕宫·送征衣》词:“吾皇诞弥月,瑶图纘庆,玉叶腾芳。”

(4).喻皇家子孙。 唐 萧颖士 《为扬州李长史贺立皇太子表》:“琼枝挺秀,玉叶资神。” 唐 萧仿 《享太庙乐章·懿宗舞》:“金枝繁茂,玉叶延长。”《群音类选·四豪记·春申献美人》:“喜今宵凤配鸞儔,兆异日金枝玉叶。”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诗:“玉叶宗支贵,金貂祖烈宏。”

(5).指优质笺纸。 唐 元稹 《赠严童子》诗:“解拈玉叶排新句,认得金环识旧身。”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 赵象 ﹞又以 剡溪 玉叶纸,赋诗以谢。” 宋 杨万里 《题曾无巳所藏高丽匹纸蔡君谟欧公笔迹》诗:“三 韩 玉叶展明蠲,诸老银鉤卷碧鲜。”

(6).指琉璃瓦。《旧唐书·礼仪志二》:“﹝明堂﹞堂檐,径二百八十八尺……上以清阳玉叶覆之。”

(7).借指宫殿。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8).指结拜兄弟序的谱系。形容友谊深笃。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序》:“遂得载披玉叶,款洽金兰。倾意气于一言,缔风期于干祀。” 唐 骆宾王 《游衮郡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诗:“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浊骨凡胎

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 释迦佛 也恼下莲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虽然如此,争奈浊骨凡胎,无人点化。”《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大家与玉皇大帝相傲,却不再寻思你这点点子浊骨凡胎,怎能傲得天过。”参见“ 凡胎浊骨 ”。

昼夜

(1)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又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饥寒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逼迫

(1) 施加压力促使;强行迫使

逼迫有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同是被逼迫。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练气功

(2) 时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

(3) 〈方〉∶泛指将来某个时候

你早晚进城来,到我们这里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生灭

(1).佛教语。依因缘和合而有,谓之“生”;依因缘离散而无,谓之“灭”。 南朝 宋 谢灵运 《<维摩经>十譬赞·电》:“倏烁惊电过,可见不可逐。恆物生灭后,谁復覈迟速。”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清 陈维崧 《念奴娇·春日同纬云南畊遍历南岳诸园林》词:“何限向来哀乐事,一笑浮沤生灭。”

(2).犹生死。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宋 范成大 《太师陈文恭公挽词》:“梦已 商 人奠,身犹 汉 相朝;古来贤达意,生灭两消摇。”

古心

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唐 韩愈 《孟生》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清 魏源 《别陈筠心》诗之一:“安得古心人,高举出尘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