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妾换马(后首一作陈标诗)

作者:张祜 朝代:唐代

原文

一面妖桃千里蹄,娇姿骏骨价应齐。
乍牵玉勒辞金栈,催整花钿出绣闺。
去日岂无沾袂泣,归时还有顿衔嘶。
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
绮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
休怜柳叶双眉翠,却爱桃花两耳红。
侍宴永辞春色里,趁朝休立漏声中。
恩劳未尽情先尽,暗泣嘶风两意同。

诗词问答

问:《爱妾换马(后首一作陈标诗)》的作者是谁?答:张祜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张祜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祜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6_50

参考注释

一面

(1) 物体的一个表面

(2) 方面

(3)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他一面跑,一面喊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娇姿

(1).美丽的姿容。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七一:“晓向妆臺与画眉,镜中常欲助娇姿。” 明 陆采 《明珠记·珠赎》:“花样娇姿,无辜真可悲,今朝收葬,有缘得遇伊。”《孽海花》第三回:“ 太清 内家装束,外披着一件大红斗篷,映着雪光,红的红,白的白,艷色娇姿,把他老人家的魂摄去了。”

(2).指美女;女子。 元 汤式 《湘妃引·有所赠》曲:“三般儿寄语娇姿。昏迷着无明无夜,凄凉得半生半死。团圆是何日何时。”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二回:“呱呱生下一娇姿。”

骏骨

(1).据《战国策·燕策一》载, 郭隗 用买马作喻,说古代有用五百金买千里马的马头骨,因而在一年内就得到三匹千里马的,劝 燕昭王 厚币以招贤。后因以“骏骨”喻杰出的人才。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朕倾心骏骨,非惧真龙。”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骏骨黄金买,英髦絳帐延。”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2).指良马。 唐太宗 《临洛水》诗:“春蒐驰骏骨,总轡俯长河。” 宋 梅尧臣 《伤马》诗:“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参见“ 千金市骨 ”。

玉勒

(1).玉饰的马衔。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控玉勒而摇星,跨金鞍而动月。” 唐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诗:“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 嫖姚 破 骨都 。”《宋史·外国传六·回鹘》:“遣使 曹万通 以玉勒名马……来贡。”

(2).指马。 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玉勒乍回初喷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清 汪懋麟 《扈从东巡日记序》:“秘书日日随行殿,玉勒前头珥笔来。”

花钿

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南朝 梁 沉约 《丽人赋》:“陆离羽佩,杂错花鈿。” 唐 白居易 《长恨歌》:“花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间》套曲:“花鈿坠,懒贴香腮,衫袖湿,镇淹泪眼,玉簪斜,倦整云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裹残罗帕,戴过花鈿,旧笙簫无一件。”

绣闺

犹绣房。指女子所居装饰华丽的闺房。 唐 皮日休 《醉中先起李縠戏赠走笔奉酬》诗:“麝烟苒苒生银兔,蜡泪涟涟滴绣闺。”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消宝篆,冷沉檀,珠帘卷,玉钩弯,纱窗静,绣闺闲。”

去日

指过去的日子

去日苦多

婵娟

(1) 姿态美好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 * 》

(2) 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躞蹀

见“蹀”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挥手

挥动手臂或手中拿着的东西表示信号、问候或致敬

不住地向他挥手,直到列车在远处消失

摇鞭

挥动马鞭。多谓远行。 唐 方干 《送吴彦融赴举》诗:“ 西陵 柳路摇鞭尽, 北固 潮程掛席飞。” 宋 柳永 《引驾行》词:“望花村、路隐映,摇鞭时过长亭。”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闻君西笑且摇鞭,灰洞炎尘方崛堁。” 郁达夫 《己未出都口占》:“ 芦沟 立马怕摇鞭,默看城南尺五天。”

柳堤

植有柳树的堤岸。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柳隄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僕人催促怕晚了天色,柳隄儿上把瘦马儿连忙解。”《红楼梦》第五九回:“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説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

绮阁

华丽的楼阁。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仰登綺阁,俯映清渊。”《北史·常景传》:“夫如是,綺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明 陈子龙 《月夜游剑池作》诗:“羣傖澒洞作风尘,綺阁雕栏愁 * 。”《花月痕》第四五回:“沉沉綺阁幌双重,频卜归期未有期。”

将行

(1).率领随从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中山 之相 乐池 ,以车百乘使 赵 ,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使 句芒 其将行兮,吾欲往乎南娭。” 颜师古 注:“将行,将领从行也。”

(2).官名。 秦 置。 汉景帝 时改为大长秋,掌皇后宫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长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皇后卿也。”

追风

(1).骏马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琛 在 秦州 ,多无政绩,遣使向 西域 求名马,远至 波斯国 ,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驥’。”

(2).泛指名马。 唐 张祜 《爱妾换马》诗:“綺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憾·朝云》:“公答诗曰:‘……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3).形容马行之速。《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 李善 注:“超野、追风,言疾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骋逸足以追风。”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天马奔腾雾靄空,翩乎逐电与追风。”

(4).追随前人的风尚。《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永兴 郭原平 世禀孝德,洞业储灵,深仁絶操,追风旷古,栖贞处约,华耇方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是以 枚 贾 追风以入丽, 马 扬 沿波而得奇。”

(5).谓追逐风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鲍十一娘 ﹞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张友鹤 注:“追风,指追求女人的行为。”

(6).迎风,随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单尖宝鐙挑,把追风腻旗儿裊。”

柳叶

(1).柳树的叶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细长之眉。 南朝 梁元帝 《树名诗》:“柳叶生眉上,珠璫摇鬢垂。”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七:“人眉新柳叶,马色醉桃花。” 清 孙枝蔚 《昭君怨》诗:“欺雪桃花貌,愁寒柳叶顰。”

(2).古 扶南国 女王之号。《梁书·诸夷传·海南诸国》:“ 扶南国 俗本躶体,文身被髮,不製衣裳。以女人为王,号曰 柳叶 。”

(3).篆书的一种。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太宗 搜天下古书画……间有题其傍云‘ 西岳 僧 贯休 作’,皆篆文。或古体,或玉筋,或柳叶。”

桃花

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死兰枯后,刚道桃花好面皮。”

(3).指桃花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桃花叱拨价最殊,骑将猎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诗:“画橈渌水沙棠轻,朱鞅追风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称。指春汛。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相逢为我话留滞,桃花春涨孤舟起。”

(5).病名。癣的一种。 清 陆长春 《香饮楼宾谈·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为美玉之玷。”

侍宴

见“ 侍宴 ”。

亦作“ 侍燕 ”。亦作“ 侍讌 ”。宴享时陪从或侍候于旁。 汉 王逸 《九思·悼乱》:“ 督 万 兮侍宴, 周 邵 兮负蒭。”《汉书·元帝纪》:“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后汉书·朱祐传》:“ 祐 侍讌,从容曰:‘ 长安 政乱,公有日角之相,此天命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唐 李谨言 《水殿抛球曲》之一:“侍宴黄昏晓未休,玉阶夜色月如流。”

永辞

(1).永别,永远诀别。 汉 王褒 《九怀·陶壅》:“济江海兮蝉蜕,絶北梁兮永辞。”

(2).辞世,死亡。 晋 向秀 《思旧赋》:“悼 嵇生 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脸上的喜色

趁朝

亦作“趂朝”。上朝。 唐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迴。”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员外十韵》:“趂朝骑瘦马,赁宅住闲坊。” 宋 陆游 《连日大雨门外湖水渺然》诗:“趁朝把笏着乌靴,不似归来买短蓑。”

漏声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尽情

(1) 尽量抒 * 感,不受约束

女孩子们在尽情欢笑

(2) 尽量报答别人的好意

不能尽情,容图后报

暗泣

暗中哭泣。 五代 耿玉真 《菩萨蛮》词:“背灯惟暗泣,何处砧声急。” 宋 姚宽 《踏莎行·秋思》词:“彩凤难双,红綃暗泣,回纹未剪 吴 刀涩。”

嘶风

(马)迎风嘶叫。形容马势雄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嘶风的骄马弄风珂,雄雄军势恶。” 宋 无名氏 《金明池·春游》词:“纵寳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则寻芳归去。”《三国演义》第五回:“﹝ 吕布 ﹞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冰上北门开。”

两意

(1).不专心;二心。《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絶。”

(2).两种不同的含义。《宋史·选举志一》:“场屋之文,专尚偶丽,题虽无两意,必欲釐而为二,以就对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