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荷花)

作者:黄载 朝代:宋代

隔浦莲(荷花)原文

瑶妃香透袜冷。
伫立青铜镜。
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
云水摇扇影。
炎天永。
一国清凉境。
晚妆靓。
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
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
兰棹歌遥隔浦应。
催暝。
藕丝萦断归艇。

诗词问答

问:隔浦莲(荷花)的作者是谁?答:黄载
问:隔浦莲(荷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隔浦莲(荷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黄载的名句有哪些?答:黄载名句大全

黄载隔浦莲(荷花)书法欣赏

黄载隔浦莲(荷花)书法作品欣赏
隔浦莲(荷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瑶妃

女神名。 西王母 之女。一说即 瑶姬 。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自云帝季女” 清 仇兆鳌 注:“ 杨慎 曰:《道藏》:神女名 瑶妃 ,乃 西王母 之女。曾助 禹 治水,故称帝女。《水经注》: 宋玉 谓天帝之季女,名曰 瑶姬 ,封於 巫山 之臺。” 清 陈维崧 《隔帘听·听旧家歌伎隔墙度曲》词:“黄絁新作 瑶妃 侣。悵碧海茫茫,琼楼清苦。”参见“ 瑶姬 ”。

伫立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青铜镜

青铜制作的镜子。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貽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髮多。” 清 陈维崧 《海棠春·闺词和阮亭原韵》词:“后堂憎杀青铜镜,怕照见云鬟未整。”

骨清

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 蒋子文 者, 广陵 人也。嗜酒好色,挑达无度。常自谓己骨清,死当为神。” 唐 杜牧 《赠李秀才》诗:“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 徐陵 。”

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碧波

清澄绿色的水波。 唐 李白 《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欲将振 五楼 之金策,浮 三湘 之碧波。” 唐 许浑 《夜泊永乐有怀》诗:“莲渚愁红荡碧波, 吴 娃齐唱采莲歌。” 明 胡其毅 《杨柳枝词和刘宾客韵》:“望去碧波魂欲断,红装驮马过桥时。” 清 查慎行 《西湖棹歌词》之八:“也道城中粧束好,碧波迴眼看梳头。”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阔水茫茫,金光灿烂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万顷的人造海中。”

千顷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云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摇扇

(1).迅疾。《方言》第二:“摇扇,疾也。 燕 之外鄙 朝鲜 洌水 之閒曰摇扇。”《广雅·释诂一上》:“摇扇,疾也。” 王念孙 疏证:“摇、扇皆有疾义也。”

(2).动摇,煽动。《旧唐书·文宗纪上》:“ 王智兴 奏部下将 石雄 摇扇军情,请行朝典,乃长流 白州 。”

挥扇。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西来一摇扇,共拂 元规 尘。”

炎天

(1) 炎热的天气;炎热的夏天

炎天烈日

(2) 指南方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幽恨

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唐 元稹 《楚歌》之十:“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郭沫若 《瓶》诗第一首:“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

沙鸥

指栖息沙洲的鸥一类的水鸟

棹歌

亦作“櫂歌”。1.行船时所唱之歌。 汉武帝 《秋风辞》:“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南朝 梁 丘迟 《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 元 萨都剌 《江浦夜泊》诗:“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尚讶棹歌闻,那有市声起。”

(2).指《櫂歌行》曲。《南史·羊侃传》:“﹝ 侃 ﹞性豪侈,善音律,自造《采莲》、《櫂歌》两曲,甚有新致。” 唐 骆宾王 《櫂歌行》:“相思无别曲,并在《櫂歌》中。”参见“ 棹歌行 ”。

藕丝

藕中纤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