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光寺

作者:李尚理 朝代:明代

游灵光寺原文

为寻野趣叩禅扉,路入桥南近翠微。

地静惟铺青草色,山高岂碍白云飞。

昙花贝叶来僧榻,萝月松风满客衣。

似此幽光真个好,何妨临水坐苔矶。

诗词问答

问:游灵光寺的作者是谁?答:李尚理
问:游灵光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游灵光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尚理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尚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参考注释

野趣

山野的情趣。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南湖至石帆》诗:“萧疎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 倪文节 别墅,在 峴山 之傍,取 浮玉山 、 碧浪湖 合而为名。中有藏书楼,极有野趣。” 冰心 《关于女人·我的学生》:“‘公使馆’的物质方面,都已降低,而‘公使馆’的整洁美观的精神,尽还存在,还添上一些野趣。”

禅扉

(1).禅房。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晚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2).指佛寺之门。 清 陈维崧 《花心动》词:“叩罢禪扉谁应?剩花底经幡,烟中斋磬。” 清 唐孙华 《同宪尹步至虎丘禅院观玉兰花》诗:“觅径入禪扉,幽芬袭几席。”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毛 * 《答友人》

青草

为食草动物提供食物的绿色草本植物群,常多由具窄叶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单子叶植物组成,往往与双子叶的草本植物相混生

云飞

(1).云阵飞行。《艺文类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萧子云上飞白书屏风书》:“非观触石,已觉云飞。” 元 袁桷 《客舍书事》诗之七:“云飞疑到地,草长不知春。”

(2).指雨云兴起。《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祭方丘乐章》:“雨零感节,云飞应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日出 扶桑 ,云飞 苍梧 。”

(3).在云中飞行。高飞。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张罗沮泽,不覩鸿鴈云飞。” 吕向 注:“张网草泽而不覩鸟之高飞。” 唐 杜牧 《雁》诗:“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问 《浩然师出围城赋鹤诗为送》:“明年也作江鸥去,水宿云飞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进。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虎啸风腾,云飞电掩。”《隋书·炀帝纪下》:“高帆电逝,巨舰云飞。”《 * 词话》第九十回:“那 小张 掩口应诺,云飞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沉约 《<梁武帝集>序》:“牋记风动,表议云飞。” 隋 卢思道 《卢纪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6). 汉高祖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因用“云飞”谓奋发有为。 南朝 宋 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翰起云飞,拂翼虹路。”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 宋 王禹偁 《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 汉高祖 ﹞斩蛇于大泽,逐鹿于中原,云飞 丰 沛 之间,雷动 崤 函 之地。”

(7).比喻远走高飞。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云飞同去国,星散各殊方。” 明 高启 《送证上人住持道场》诗:“明朝举首空相望,云飞 笠泽 天茫茫。”

(8).飘扬貌。 宋 张先 《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词:“雕觴霞灩,翠幕云飞。”

(9).道教语。谓升天成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卢躭 ﹞少栖仙术,善解云飞。”《云笈七籤》卷七四:“﹝ 隐栖子 ﹞必当羽化云飞,岂止龟鹤齐寿。”

昙花

优昙钵花的简称。一种常绿灌木,主枝圆筒形,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无叶片,花大,白色,生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时间很短,供观赏,原产 美洲 。《 * 词话》第五五回:“又有那琼花、曇花、佛桑花,四时不谢开的,闪闪烁烁,应接不暇。”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早知不是我家儿,何事曇花现暂时。” 李大钊 《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你自己的主张计划如今全是大炮空声,全是昙花幻梦。”参见“ 优曇鉢 ”。

贝叶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写经的树叶。亦借指佛经。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遂使 给园 精舍,并入提封;贝叶灵文,咸归册府。” 元 荣肇 《原释》:“如兇恶之徒,日诵贝叶之书,心藏蛇蝎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乐。”

僧榻

僧床,禅床。 明 王思任 《游五台山自普门精舍历涧道至竹林寺》诗:“钟鸣定僧榻,良久又岑寞。” 清 曹寅 《高鹤修琴友索赠时寓僧楼即事戏之》诗:“客牀閒緑綺,僧榻看银山。”

萝月

藤萝间的明月。 南朝 宋 鲍照 王延秀 等《月下登楼连句》:“髴髣萝月光,繽纷篁雾阴。”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诗:“相留且待鸡黍熟,夕卧深山萝月春。” 清 陆培 《摸鱼儿》词:“等萝月圆时,林枫染候,共尔説幽胜。”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客衣

指客行者的衣着。 唐 祖咏 《泊扬子津》诗:“ 江 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夜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唐 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诗:“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宋 晁补之 《村居即事》诗:“十载京尘化客衣,故园榆柳识春归。” 金 元好问 《望苏门》诗:“诸父当年此往还,客衣尘土泪斑斑。”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苍茫云水外,帆挟浪花飞。落日在江树,微寒生客衣。”

幽光

(1).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诛姦諛於既死,发潜德之幽光。” 唐 柳宗元 《与邕州李域中丞论陆卓启》:“振宣幽光,激励頽俗。”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有笔赞幽光,兹言敢终纳。”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復,发露。

(2).微弱的光。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 郭沫若 《脱离 * 以后》八:“街头巷口泛着一种形容不出来的恬静的幽光,人到这儿,就好像魂游太虚之府。”

真个

〈方〉∶的确;真的

他真个生气了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