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官窑筒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咏官窑筒器原文

品称珍器亦称稀,生二陶成是也非。

植笔簪花无不可,一家声应本相依。

诗词问答

问:咏官窑筒器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咏官窑筒器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咏官窑筒器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八

参考注释

珍器

珍贵的器物。《战国策·燕策二》:“ 齐王 逃遁走 莒 ,仅以身免。珍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 燕 。”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宋史·儒林传一·孙奭》:“詔羣臣即席赋诗,太后又别出禁中珍器劝酒。”

陶成

(1).陶冶使成就。 汉 扬雄 《法言·先知》:“圣人乐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 * 》:“臣愿陛下鉴 汉 、 唐 、 五代 之所以乱亡,惩 晋武 苟且因循之祸,明詔大臣,思所以陶成天下之才。”《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那南方中的举人进士不知费了先生多少陶成,多少指点,‘铁杵磨针’,才成正果。”

(2).犹捞摸。《荡寇志》第一二○回:“那班无赖子弟弄得嫖赌精空,起心此图,想赚去卖了,陶成几个嫖赌本钱。”

笔簪

犹簪笔。谓掌皇帝起居注的侍臣插笔于耳旁以备随时记事。 宋 赵抃 《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诗:“三院笔簪曾对直, 两川 兵印復交承。”

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家声

家庭的名声

本相

本来面目,原形。《朱子语类》卷七六:“贞是常恁地,便是他本相如此。” 清 李渔 《意中缘·送行》:“这规模看来,倒儼然像个男子,祇怕你那小脚儿跨不得大步,要露出本相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现在颁发了土地证,富农的狰狞面目,又露了本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