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真人仙驾还旧山

作者:夏方庆 朝代:唐代

谢真人仙驾还旧山原文

何年成道去,绰约化童颜。
天上辞仙侣,人间忆旧山。
沧桑今已变,萝蔓尚堪攀。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逍遥堪白石,寂寞闭玄关。
应是悲尘世,思将羽驾还。

诗词问答

问:谢真人仙驾还旧山的作者是谁?答:夏方庆
问:谢真人仙驾还旧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谢真人仙驾还旧山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夏方庆的名句有哪些?答:夏方庆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47-24

参考注释

成道

犹成佛。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后汉书·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菩提树,出 摩伽陀国 ,在 摩訶菩提寺 ,盖 释迦如来 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据说, 释迦 成道后,三七日间,为徒众讲《华严大经》。”

绰约

同“绰约”

童颜

儿童红润的面色,多指年虽老而脸色像幼童一样润泽

鹤发童颜

天上

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仙侣

(1).仙人之辈。 明 文徵明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诗之三:“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 清 方文 《庐山诗·寻真观》:“ 五老 云壑间,髣髴有仙侣。”

(2).指人品高尚、心神契合的朋友。语出《后汉书·郭太传》:“ 林宗 ( 郭太 字)唯与 李膺 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旧山

(1).故乡;故居。《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吕延济 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迴。” 唐 贾岛 《寄宋州田中丞》诗:“旧山期已久,门掩数畦蔬。”

(2).旧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君先夫人皆未还 建鄴 旧山,旅葬 江陵 东郭。”按,《汉书·地理志下》“非独为奉山园”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黄图》谓陵冢为山。”

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萝蔓

松萝的藤蔓。喻攀附。 南朝 宋 谢灵运 《岭表赋》:“萝蔓絶攀,苔衣流滑。” 唐 韩愈 《楸树》诗之二:“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但蜂媒有意桃花,我就订鶯期引扳萝蔓。”

瑶坛

(1).用美玉砌成的高台,多指神仙的居处。《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於明灵之府,封縢於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2).对祭坛的美称。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岂止 河 庭贝闕,俯瞰 冯夷 之都; 洛水 瑶坛,旁临 虙妃 之馆。”《宋史·乐志七》:“天锡多祉,皇受五福。言瞻瑶坛,迄奉瑄玉。”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玄端佩衝牙,陟降瑶坛静。”

(3).玉石台阶。《文选·张协〈七命〉》:“遡惠风於蘅薄,眷椒涂於瑶坛。” 张铣 注:“坛,犹阶也。”一说为玉堂。见 李善 注。

丹灶

炼丹用的炉灶。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守丹灶而不顾,鍊金鼎而方坚。”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王甫 ﹞忽遇一道人,引至一处,过松下,有废丹灶。” 清 赵翼 《冲祐宫》诗:“丹灶錙銖火,茶经粟粒芽。” 郁达夫 《题画》诗之三:“烂烂犹餘丹灶气,晚风吹作满林霞。”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白石

(1).洁白的石头。《诗·唐风·扬之水》:“白石凿凿。” 明 吴炳 《情邮记·正名》:“逶迤周道费驱驰,白石清泉付与谁?”

(2).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 汉 刘向 《列仙传·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黄丈人 弟子, 彭祖 时已二千餘岁……尝煮白石为粮。”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宋 苏轼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诗:“鎔鈆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清 恽敬 《说仙》三:“白石之説累变而益陋,黄庭之説屡迁而益诬。”

(3).枳椇子的别名。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枳椇子,一名木餳,实形拳曲,花在实外,味甘如餳蜜也,一名树蜜,一名木实,一名白石。”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玄关

住宅的正门

一打开玄关,随即迎上来太太的脸

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尘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间,现实世界

羽驾

传说以鸾鹤为驭的坐车。亦借指神仙。 南朝 梁 沉约 《游金华山》诗:“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虽羽驾尘襟,难于会合;而丹诚皎日,誓以周旋。” 宋 贺铸 《题汉阳招真亭》诗:“羽驾飘颻安在哉?使君餘迹已尘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