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送王益统制谪归时方收峒寇

作者:徐玑 朝代:宋代

原文

京口丘都督,江淮第一人。
竭心安宋代,决策斩苏嚣。
猛将亲经选,高材近莫伦。
六钧来有力,一骑去无尘。
塞静良弓隐,时明枉事伸。
迁车行地远,归诏及春新。
恃隐猺奴蠢,招亡鼠技贫。
众情欢杀贼,国本在安民。
功过今方便,忠诚正可陈。
能言学李固,兹日顾亡身。

诗词问答

问:《漳州送王益统制谪归时方收峒寇》的作者是谁?答:徐玑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玑的名句有哪些?答:徐玑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京口

古城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公元209年, 孙权 把首府自 吴 ( 苏州 )迁此,称为 京城 。公元211年迁治 建业 后,改称 京口镇 。 东晋 、 南朝 时称 京口城 。为古代 长江 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逕至 京口 ,众乃大安。”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诗:“ 京口 正用兵,仓皇过 瓜步 。”

都督

(1) 总兵。古代的军事长官。清初总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衔。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马副使 鸣騄? 徐任太守 民育及诸将 刘都督 肇基等皆死。——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统率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江淮

(1). 长江 和 淮河 。《左传·哀公九年》:“秋, 吴 城 邗 ,沟通 江 淮 。”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江 淮 之南,其民好残; 漳 汝 之间,其民好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银杏》:“ 江 淮 间一御史疏陈水患。”

(2).泛指 长江 与 淮河 之间的地区。《后汉书·周荣传》:“ 荣 , 江 淮 孤生,蒙先帝大恩,以歷宰二城。” 明 《端午食赐粽有感》诗:“东南米价高如玉, 江 淮 饿莩千家哭。” 清 钮琇 《觚賸·旧雷有声》:“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略相同,唯 粤 中则不特与朔方絶异,即较之 江 淮 ,亦甚悬殊。” 凌力 《星星草》第十五章一:“如今捻军兵分东西,追剿各军愈追愈远愈加劳苦,而出自 江 淮 的饷源却愈益短绌难办。”

(3).特指今 江西省 鄱阳湖 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三苗 在 江淮 、 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淮,读曰匯,音胡罪反,今 彭蠡湖 也。”

第一人

(1).指才能、德行、姿容等方面最好的人。《梁书·刘孝绰传》:“﹝ 刘孝绰 ﹞出为 上虞 令,还除秘书丞, 高祖 谓舍人 周捨 曰:‘第一官当用第一人。’故以 孝绰 居此职。” 唐 杜甫 《哀江头》诗:“ 昭阳殿 里第一人,同輦随君侍君侧。”《新唐书·李揆传》:“ 揆 至 蕃 ,酋长曰:‘闻 唐 有第一人 李揆 ,公是否?’ 揆 畏留,因紿之曰:‘彼 李揆 ,安肯来邪?’” 宋 陈师道 《谢赵生惠芍药》诗之三:“一枝賸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花月痕》第十四回:“ 痴珠 细细打量一番,好像见过的人,遂向 稷如 道:‘这个姑娘就是并门花谱第一人么?’ 稷如 笑道:‘正是 秋痕 ,先生见过?’”

(2).指科举中式名列第一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品术·状元》:“《东斋遗事》: 蔡齐 及第第一,詔自今第一人及第令给七人,当直许出入,则两对引喝传呼。”按,《宋史·蔡齐传》作“﹝举进士第一﹞詔金吾给七騶,传呼以宠之。状元给騶,自 齐 始也。”七驺,即七名侍从。

心安

内心安适坦然

心安意适

决策

定出计策、办法

猛将

勇敢、威猛的武将。比喻不怕困难,敢于进取的人

高材

见“ 高才 ”。

六钧

《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 颜高 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杜预 注:“ 颜高 、 鲁 人。三十斤为钧,六钧百八十斤。古称重,故以为异强。”谓张满弓用力六钧,后因以指强弓。 汉 应瑒 《驰射赋》:“顾摧 月支 ,须紆六钧,口弯七规。” 唐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诗:“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之一:“贾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劳挽六钧。”

有力

(1) 有力气;有力量

有力如虎

(2) 有功劳

有力于先君

(3) 有权势或有财力

本地有力的绅士人家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良弓

(1).好弓;强弓。《墨子·亲士》:“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 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 清 吴锡麒 《<陔馀丛考>序》:“夫良弓九合,斯称鉅黍之名。”

(2).指擅长制弓的人。《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明 何景明 《内篇》:“良弓之子,不失为箕,失其弓矣!”

行地

(1).行于地上。《淮南子·人间训》:“今人待冠而饰首,待履而行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蜀郡 有 万里桥 , 玄宗 至而喜曰:‘吾常自知,行地万里则归。’”

(2).《易·坤》:“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王弼 注:“地之所以得无疆者,以卑顺行之故也。乾以龙御天,坤以马行地。” 孔颖达 疏:“以柔顺为体,终无祸患,顺行地无疆,不復穷已。”后以“行地”比喻坤德柔顺。《后汉书·皇后纪赞》:“乘刚多阻,行地必顺。”

(3).比喻威德之行。《管子·小匡》:“是故天下之於 桓公 ,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故行地滋远,得人弥众,是何也?怀其文而畏其武。”

(4).比喻处世实践。《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人之处世,不行易,行而不著迹难。”

(5).经行的地方。 宋 杨万里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诗:“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鼠技

比喻卑劣的手段。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养子》:“世迺有明见其子之不肖,犹挟兔狡以规利,逞鼠技以貽谋。”

众情

众人的情绪。 唐 杜荀鹤 《献长沙王侍郎》诗:“文星渐见射台星,皆仰为霖沃众情。”《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大家见老爷事事与人同甘共苦,众情踊跃;也仗着夫齐料足,果然在一月限内便修筑得完工。”

国本

(1).立国的基础。《礼记·冠义》:“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 宋 陈亮 《廷对》:“正人心以立国本,活民命以寿国脉。”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元宵灯》:“招徠天下富商,以实国本。” 郭沫若 《羽书集·关于华北战局所应有的认识》:“要强制地除掉它们吧,同样要流血,要发出剧痛,而且‘还恐把它们的毒素逼入深部以动摇国本’。”

(2).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唐大诏令集·册遂王为皇太子文》:“建立储嗣,崇严国本。”《宋史·理宗纪》:“ 景献太子 薨, 寧宗 以国本未立,选 太祖 十世孙年十五以上者教育。”

(3).指国家藏本。 唐 韩愈 《画记》:“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絶人事而摸得之。”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功过

功绩与过错

一生功过,自有公议

方便

(1) 便利的

商店设立在对群众方便的地点

(2) 适宜的

这儿说话不方便

(3) 有富余的钱

这几天手头不方便

(4) 帮忙,照顾

望周全方便

诚正

谓心意真诚,思想端正。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 宋 人硜硜守其所学,必欲强人主以从己,若 哲 、 徽 、 寧 、 理 ,皆昏庸下愚之资,而嘵嘵以正心诚意强聒之。彼且不知心意为何物,诚正为何事,若数岁童蒙,即以《左》、《国》、 班 、 马 读之,安得不厌弃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其人有格致之功,乃辨德之大小;有诚正之功,乃能不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汤公》:“帝君检名曰:‘汝心诚正,宜復有生理。’”

能言

(1).长于辩论;有独到的见解。《鬼谷子·中经》:“能言者儔善博惠。”《世说新语·文学》“ 晏 闻 弼 名” 刘孝标 注引《王弼别传》:“ 弼 字 辅嗣 , 山阳 高平 人,少而察惠,十餘岁便好 庄 老 ,通辩能言,为 傅嘏 所知。” 宋 叶适 《制科》:“用科举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自 明道 景祐 以来,能言之士有是论矣。”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故 曹 刘 阮 陆 ,下及 李 杜 ,异曲同工,各擅其时,并称能言,何也?”

(2).议论而有见解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能言莫不襃 尧 ,而 尧 政不必皆得也;举世莫不贬 桀 ,而 桀 事不必尽失也。” 北魏 《高湛墓志》:“皇上动哀,能言洒泪。”

亡身

杀身;丧身。《楚辞·离骚》:“ 鮌 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 羽 之野。” 洪兴祖 补注:“ 鮌 婞直以亡身,则 鮌 盖刚而犯上者耳。”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杜门絶迹,不面伪庭,进免 龚胜 亡身之祸,退无 薛方 诡对之讥。” 胡厥文 《悼念 * 总理诗》之一:“噩耗警传频,愴然欲丧神,音容犹在目,恶疾竟亡身。”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