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

作者:曹彦约 朝代:宋代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原文

徐步移斑杖,登临意惘然。
云霄遗暑湿,楼阁倚山巅。
薄劣惭真隐,虚空不离禅。
我生无倚著,自有一山川。

诗词问答

问: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的作者是谁?答:曹彦约
问: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彦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彦约名句大全

曹彦约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书法欣赏

曹彦约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书法作品欣赏
同景辅登楼约集少陵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徐步

以缓慢的步伐

徐步走向前

斑杖

(1).藕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 扬州 人谓蒻为斑杖,不知食之。”蒻,藕鞭。

(2).虎杖的别名,茎上有红色或紫红色斑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虎杖》:“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 时珍 曰:‘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或云一名杜牛膝者,非也。一种斑杖似蒻头者,与此同名异物。’”

(3).斑竹所制的手杖。 唐 杜甫 《晓望白帝城盐山》诗:“徐步携斑杖,看山仰白头。” 仇兆鳌 注:“斑杖,斑竹杖也。” 宋 道潜 《夏日龙井书事》诗之三:“斑杖芒鞵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即和留别》诗:“山步若邀斑杖健, 北湖 长望惜莓苔。”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 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惘然

失意的样子;心情迷茫的样子

云霄

(1) 云块飘浮的高空

三三两两的鸣鸟冲向云霄

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

上干云霄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旧时比喻极高的地位

暑湿

炎热潮湿。《史记·大宛列传》:“ 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 ,暑溼。”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之一:“以北土能寒之人而争騖于毒利暑湿瘴癘之域……此兵家之忌。” 清 王鹏运 《<彊邨词>序》:“江干暑溼,不可久留。”

楼阁

泛指楼房。阁,架空的楼。《后汉书·吕强传》:“造起馆舍,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饰,不可单言。”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西游记》第三六回:“幸得那壁厢有楼阁不远,想必是庵观寺院,我们都到那里借宿一宵。”

山巅

亦作“ 山颠 ”。山顶。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 汉 郑玄 笺:“卒者崔巍也。谓山巔之末也。” 唐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之四:“ 赤甲 白盐 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山颠乔木虽略负日脚,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气。” 萧乾 《初冬过三峡》:“过 瞿塘峡 ,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

薄劣

(1).低劣;拙劣。有时用为谦辞。《后汉书·孔融传》:“ 朱 、 彭 、 寇 、 贾 ,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至於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囓,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文选·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彼美丘园道,喟焉伤薄劣。” 李周翰 注:“美 孔令 得归丘园之道,叹伤己之薄劣不如也。” 唐 杜甫 《独酌》诗:“薄劣惭真隐,幽偏得自怡。”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古者使臣以不辱君命为职……自揣薄劣,徒以文事承任使,而关於政者,甚不细。” 清 方文 《王雷臣侍御招同沉仲连李叔则梁公狄夜集黍酒宋甆喜而作歌》:“ 淮 酒何物浪得名,其味重浊少轻清。五加皮甜苦蒿苦,除此薄劣不足评。”

(2).犹薄情。 宋 张元干 《踏莎行》词:“薄劣东风,夭斜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时祀》:“懊恨娘行忒薄劣,抛闪得两分离在中路里。” 清 洪昇 《长生殿·补恨》:“伤嗟!岂是他顿薄劣?想那日遭磨刦,兵刃纵横,社稷阽危。蒙难君王,怎护臣妾?”

(3).犹纤弱。 元 宋方壶 《一枝花·蚊虫》套曲:“妖嬈体态轻,薄劣腰肢细。”

(4).顽皮;顽劣。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途巷小儿听说三国语》:“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輒与钱,令聚坐,听説古话。”

真隐

真正的隐者。 唐 杜甫 《独酌》诗:“薄劣慙真隐,幽偏得自怡。”

虚空

心中无着落

不离

(1).不失;不失为。《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朴素。”《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2).不离开;不离去。 汉 焦赣 《易林·鼎之需》:“容民畜众,不离其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一物大於猫,来伏身下,展转不离。”

(3).差不多;还不错。《红楼梦》第一○八回:“ 湘云 道:‘别人还不离,独有 璉二嫂子 ,连模样儿都改了,説话不伶俐了。’” 老舍 《骆驼祥子》四:“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

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山川

山岳、江河

祖国壮丽的山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