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摘梅原文

梅花无仰开,云善避风雪。

验之果诚然,反侧枝间缬。

是谓具机智,宁祇芳且洁。

盆莳虽由人,其性不可夺。

春来葩益繁,累累纤条结。

韵妍以为清,味郁而不烈。

太盛物所忌,间摘非连折。

置之水精盘,一色难分别。

几上扑鼻香,不辨琼英设。

欲呼宋广平,重赋心似铁。

诗词问答

问:摘梅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摘梅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六

参考注释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避风

(1) 离开刮风处或遮挡住以避免风吹

(2) 离开或躲藏,以避免在是非之地受到注意或纠缠

到乡下来避避风

诚然

(1) 确实实在

诚然可敬的长者

(2) 虽然;固然

勇敢诚然可贵,智慧却万不可少

侧枝

植物主干的分枝

机智

聪明灵活;能随机应变

一位机智的政治家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纤条

纤细的枝条。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籟。” 晋 傅玄 《石榴赋》:“鸟宿中而纤条结,龙辰升而丹华繁。” 宋 张先 《汉宫春·蜡梅》词:“春睡起,纤条在手,厌厌宿酒残妆。”

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水精盘

亦作“ 水晶盘 ”。1.水晶制成的盘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上:“ 汉成帝 获 飞燕 ,身轻欲不胜风。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五十章:“他从水精盘中抓起一块窖冰向两边太阳穴擦一擦,竭力使自己略微镇静。”

(2).喻指精美的盘子。 唐 王昌龄 《甘泉歌》:“昨夜云生拜初月,万年甘露水晶盘。”

(3).喻指晶莹的圆月。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一:“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

一色

(1).单色;一种颜色。《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

(2).一种;一类。《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 开元 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望请命妇会於别殿;九部乐从东门入;散乐一色,伏望停省。”

(3).谓全部一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注:“必用一色纯米,勿使有杂。” 金 元好问 《雪岩》诗:“贞松劲柏四时春,霽月光风一色新。” 郁达夫 《迟桂花》:“这沉静清彻的声气,也和 翁则生 的一色而没有两样。”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土改时,我分一幢地主的横屋,一色的青瓦。”

分别

(1) 各自;个别

对他们应该分别对待

(2) 分头,各自,不共同,不一起

会长和秘书长分别接见了他

扑鼻

气味冲鼻而来

鱼香扑鼻

琼英

(1).似玉的美石。《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英乎而。” 毛 传:“琼英,美石似玉者。”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楯类腾蛇,槢似琼英。” 唐 李商隐 《一片》诗:“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清 谭嗣同 《菊花石瑶华砚铭》:“投我以琼英,以丹以黄,以莫不平。”

(2).喻美丽的花。 唐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诗:“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宋 周邦彦 《水龙吟·梨花》词:“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元 无名氏 《一枝花·惜春》曲:“春阴低画阁,梅瓣琼英落。” 明 袁华 《花游曲》:“木兰载春石湖里,手弄琼英掬秋水。”

(3).喻雪花。 唐 裴夷直 《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飞轡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4).比喻美女。 清 李渔 《慎鸾交·弃旧》:“不向 巫山 顶上行,那知人世有琼英。”

(5).比喻美妙的诗文。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羞将片石文,鬭此双琼英。” 宋 苏轼 《南歌子·送行甫赴馀姚》词:“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明 海瑞 《晚霁谒张水南翰读归复简此》诗:“临风漫省瑶华遗,欲报琼英愧不如。”

宋广平

唐 宋璟 的别称。 玄宗 时名相,耿介有大节,以刚正不阿著称於世。因曾封 广平郡公 ,故名。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虽 宋广平 铁石心肠,不能不为梅花作赋也。” 清 赵翼 《六哀诗·故相刘文正公》:“吾师表 东海 ,间气出英伟。铁石 宋广平 ,模楷 李元礼 。”参见“ 宋开府 ”。

重赋

(1).苛重的赋税。《汉书·万石传》:“惟吏多私,徵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 颜师古 注:“朝廷特为流人设法,又禁吏之重赋也。”《汉书·谷永传》:“峻刑重赋,百姓愁怨。”

(2).加重征收赋税。《后汉书·翟酺传》:“卒有不虞,復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乱可待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