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乘日原文

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胡皆跃马去,雁却背人飞。
烟水吾乡似,家书驿使稀。
匆匆照颜色,恨不洗征衣。

诗词问答

问:乘日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乘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王安石乘日书法欣赏

王安石乘日书法作品欣赏
乘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乘日

(1).谓乘坐日车。语出《庄子·徐无鬼》:“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於 襄城 之野。’” 宋 王安石 《乘日》诗:“乘日塞垣入,御风塘路归。”

(2).犹终日。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之二:“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黄节 注:“乘,犹加也。谓夜饮而加之以日乐也。”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

塞垣

(1).本指 汉 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 长城 ;边关城墙。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秦 筑长城, 汉 起塞垣,所以别外内异殊俗也。”《文选·鲍照<东武吟>》:“始随 张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后逐 李轻车 ,追虏穷塞垣。” 张铣 注:“塞垣, 长城 也。” 金 元好问 《发南楼度雁门关》诗之二:“总为古来征戍苦,宿云常傍塞垣低。” 明 何景明 《陇右行送徐少参》:“ 陇右 地, 长安 西行一千里, 秦 日 长城 号塞垣, 汉 时故郡称 天水 。”

(2).指北方边境地带。 前蜀 韦庄 《送人游并汾》诗:“风雨萧萧欲暮秋,独携孤剑塞垣游。” 宋 张元干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两宫何处?塞垣祗隔 长江 ,唾壶空击悲歌缺。”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请於塞垣无事之时,抽调镇兵一枝两枝至京师,令大臣於教场閲视其果练与否而明詔严赏罚之。”

御风

(1).乘风飞行。《庄子·逍遥游》:“ 列子 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有时朝发 白帝 ,暮到 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粤诗》:“ 南越 轻綃似碧云,裁为 飞燕 御风裙。”

(2).借指仙家。 宋 苏轼 《和陶郭主簿》诗之二:“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跃马

策马驰骋腾跃

跃马疾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跃马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却背

亦作“却背”。1.向后倒退。《汉书·枚乘传》:“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跡者,却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絶。”

(2).后靠;背靠。 晋 左思 《蜀都赋》:“於后则却背 华容 ,北指 崑崙 。” 唐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仞雪,却背五绳桥。”

烟水

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家书

(1) 家庭成员写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家书一箧。——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家中拥有的书

驿使

古代驿站传送朝廷文书者

匆匆

急急忙忙的样子

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鲁迅《药》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征衣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