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

作者:陈谟 朝代:元代

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原文

祥乌有慈母,旅食他山树。

波净涵金螺,沙明横白鹭。

饮啄游其间,逍遥娱旦暮。

祥乌夜夜啼,所思在返哺。

衔悲诉鸾凰,乃得导先路。

往还里数千,离淮复经楚。

儿发白不多,母颜渥如故。

白鹭安敢留,金螺送东注。

霜降潦水收,冬温柳芽露。

望望故园春,淮山涌晴雾。

诗词问答

问: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的作者是谁?答:陈谟
问: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陈谟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谟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参考注释

乌有

虚幻;不存在

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梦当好处成乌有。——袁桷诗

子虚乌有

慈母

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古称抚育自己成人的庶母为慈母

旅食

(1).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仪礼·燕礼》:“尊士旅食于门西。” 郑玄 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

(2).谓平民百姓的饮食。《晏子春秋·杂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不恶贫贱。” 唐 白居易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庙饗祖考。” 宋 司马光 《投梅圣俞》诗:“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3).客居;寄食。 南朝 齐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清 周亮工 《与高康生书》:“两尊人远在数千里外,妻孥復旅食 榕城 。”

他山

(1).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参见“ 他山之石 ”。

(3).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 三国 魏 曹丕 《以郑称为武德傅令》:“龙渊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里 之田。礱之以砥礪,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世之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部》:“类我者,我友之,亦不媿为攻玉之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耳!”详“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别称。 清 袁枚 《仿元遗山论诗》诗之五:“ 他山 书史腹便便,每到吟诗尽弃捐。”

金螺

用鹦鹉螺或红螺壳做成的酒杯的美称。 五代 谭用之 《河桥楼赋得群公夜宴》:“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琱璫玉麈空。”参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

白鹭

又叫鹭鸶,鹳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吓

饮啄

(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 成玄英 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於林籟,岂企羡於荣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2).引申为吃喝,生活。 唐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刘山甫 亦蒙 夏生 言示五年行止,事无不验,盖饮啄之有分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谈长益话旧》诗之二:“饮啄依朋友,湖山本性情。”

(3).比喻自由自在地生活。《南史·沉约传》:“﹝ 沉警 ﹞无进仕意,谢病归…… 警 曰:‘使君(指 谢安 )以道御物,前所以怀德而至,既无用佐时,故遂饮啄之愿尔。’” 唐 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诗:“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谢树琼 《咏怀》:“腹中虽饥馁,饮啄犹自閒。”

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

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返哺

乌鸦长成,能觅食喂养母乌。借喻子女孝养父母。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事状》:“且乌以返哺,託体太阳。”一本作“ 反哺 ”。《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蜀 谯周 《谯子法训》:“乌者犹有返哺,况人而无孝心者乎?”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惟期母寿 庄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女谓生曰:‘君如念妾,还乞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衔悲

心怀悲戚。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唐 郎士元 《关羽祠》诗:“去去勿復言,衔悲向陈迹。”

鸾凰

见“ 鸞皇 ”。

先路

(1).亦作“ 先輅 ”。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郑伯 赏入 陈 之功,三月甲寅朔,享 子展 ,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汉 张衡 《东京赋》:“奉引既毕,先輅乃发。”

(2).指圣王之道。《楚辞·离骚》:“乘騏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王逸 注:“路,道也。言己如得任用,将驱先行,愿来随我,遂为君导入圣王之道也。”

(3).犹先行。《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宋书·柳元景传》:“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凝 ﹞令僮僕先路,以备休憩。”

(4).犹先河。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两都赋序》‘白麟’、‘神雀’二比,‘言语’‘公卿’二比,即开 明 人八比之先路。”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限资之例,始於 汉 代,定以十算,乃得为吏,开捐纳之先路,导输助之滥觴。”

往还

去和来;往来

发白

缺色的,如灰的颜色的,死白的,苍白的

吓得嘴唇发白

如故

(1) 同过去一样

使击柝如故。——《资治通鉴·唐纪》

室内摆设如故

(2) 如同老朋友

你大哥是个爽快人,咱们既然一见如故,应该要借杯酒叙叙,又何必推辞呢。——清·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 中国 黄河 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 三国 吴 韦昭 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潦水

雨后的积水。《墨子·非乐上》:“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坏》诗:“幸入圣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坏田畴。”

冬温

谓冬天温暖。 晋 陆云 《登台赋》:“游阳堂而冬温,步阴房而夏凉。”《旧唐书·南蛮传·林邑》:“ 林邑国 , 汉 日南 象林 之地,在 交州 南千餘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 驩州 接。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常多雾雨。”

柳芽

(1).柳的新芽。 唐 皮日休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诗:“梅片尽飘轻粉靨,柳芽初吐烂金醅。”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行即事》曲:“緑笺香露洒蕉花,翠线晴风绽柳芽。”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

(2).一种精美小巧的笺纸名。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情》曲:“浪酒闲茶,涂醉墨春笺柳芽,弄轻鞭骏马桃花。” 元 张可久 《湘妃怨·春情》曲:“柳芽笺小锦云缄, 蓬岛 书来紫凤衔。”

望望

(1).瞻望貌;依恋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郑玄 注:“望望,瞻顾之貌也。” 南朝 齐 谢朓 《怀古人》诗:“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唐 董思恭 《感怀》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宋 王安石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平皋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

(2).失望貌;扫兴貌。《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顾之貌。” 唐 唐彦谦 《感物》诗之一:“岂无鱼鳖交,望望为所憎。”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公﹞以其爱画之心,而为爱才之举,则天下必不致有遗才,如此图中望望而去也。” 茅盾 《在公园里》:“到池边去张一眼,‘呀,没有鱼的!’终于踏遍了园里的每一条路,就望望然走了的,是我们的真正老牌国货的小市民。”

(3).急切盼望貌。 唐 杜甫 《洗兵马》诗:“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处处催春种。” 宋 梅尧臣 《寄李献甫》诗:“望望当速来,止琴视孤鸿。”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赵屏山》:“望望吟幐逐去蓬,归程千里雪初融。”

(4).犹看看。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就婚》:“俺从不到这楼上, 李十郎 一时未来,且同郡主楼上望望。”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于是她抬起头来,望望寂静的树林,望望双门紧闭的古庙,慢慢地站起身来。”

(5).指探望。《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閒着无事,去望望 郭铁笔 。”

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标签:送别诗,赠别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