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首

作者:释德光 朝代:宋代

偈颂十首原文

十五日已前,千人万人把不住。
十五日已后,漫天网子百千重。
正当十五日,龙袖拂开全体现,象王行处绝狐踪。

诗词问答

问:偈颂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德光
问:偈颂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德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光名句大全

释德光偈颂十首书法欣赏

释德光偈颂十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十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五日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灵运须》:“ 中宗 时, 安乐公主 五日斗百草。” 宋 姜夔 《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怀》诗:“两衙决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问谁?”参见“ 五日京兆 ”。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已后

同“以后”

已后典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天网

(1).上天布下的罗网。 汉 班固 《幽通赋》:“观天网之紘覆兮,实棐諶而相训。”参见“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

(2).比喻朝廷的统治。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王於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隋书·薛道衡传》:“岂容使区区之 陈 久在天网之外?”

(3).特指国家的法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诚以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 唐 李涉 《陕中遇赦寄秦洛旧知》诗:“天网初开释 楚 囚,残骸已废自知休。”

千重

千层,层层迭迭。《后汉书·马融传》:“羣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红旗歌谣·唱得幸福落满坡》:“前坡蜜桃后坡梨,千重万迭金银坡。”

正当

(1) 品行端正

靠正当手段挣钱

(2) 合情合理

正当的要求

(3) 正在…时候

龙袖

指京城。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一折:“俺本是凤城中黎庶,端的做龙袖里骄民。” 顾肇仓 注:“凤城、龙袖都是指京城。 宋 代,住在京都的人享受许多特殊待遇,被称为‘龙袖骄民’。”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四折:“你本是龙袖娇民,堪可为报国贤臣。”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民利》:“留都地在輦轂,有昔人龙袖骄民之风,浮情者多,劬勩者少,怀土者多,出疆者少。”

全体

(1) 整个身体

全体炙之

(2) 指事物的全部

全体工作人员

全体演员

(3) 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

影响全体

象王

(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法苑珠林》卷十五引《胜天王经》:“二十七,进止如象王;二十八,容仪如师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鹅王。”

(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涅槃经》卷二三:“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象其底。大象王者,谓诸佛也。” 唐 李峤 《洛州昭觉寺释迦牟尼佛金铜瑞像碑》:“以牺帝龙颜之相,謁象王螺髻之容。”

(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沉曾植 《寄太夷》诗:“物论有齐鯤子小,人间何世象王来。”

行处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