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三首

作者:释师观 朝代:宋代

颂古三十三首原文

百丈卷席,马祖升堂。
作麽作麽,验尽当行。

诗词问答

问:颂古三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观
问:颂古三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观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百丈

(1).极言高、深或远。 汉 枚乘 《七发》:“上有千仞之峯,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约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唐 韩愈 《次同冠峡》诗:“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北史·西域传·小月氏国》:“其( 小月氏国 )城东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谓百丈佛图也。”

(2).牵船的篾缆。《宋书·朱超石传》:“时军人缘 河 南岸,牵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为虏所杀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诗之一:“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诗舟行多用百丈,问之 蜀 人,云,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为大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从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顺风,方使得布帆,风略小些,便要扯着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来就是縴子。” 清 黄遵宪 《下水船歌》:“百丈横牵上瀨舟,三朝三暮见 黄牛 。”

(3).借指井绳。 唐 杜甫 《铜瓶》诗:“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怀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为号,称“百丈禅师”。参阅《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

卷席

翻卷席子。多形容气势凶猛,像卷席子一样将全部事物卷走。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一旦义旗举,中原如捲席。”《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始皇 吞噬似长蛇,智力威雄实可夸。 魏国 山河如捲席,风前飞絮雨中花。” 毛 *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 苍茫 闽 山碧。横扫千军如捲席。”

象卷席子,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喻迅猛急骤。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人民革命军,狂潮如卷席。”

马祖

(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郑玄 注:“马祖,天駟也。《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贾公彦 疏:“马与人异,无先祖可寻,而言祭祖者,则天駟也,故取《孝经説》房为龙马,是马之祖。” 唐 张说 《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清 彭孙贻 《拟明郊祀歌·马祖》:“马祖皇炎炎,光鋭入于汉。”

(2).海神名。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一》:“海神惟 马祖 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

(3). 马祖列岛 的简称。在 福建省 东部 闽江 口外,主要有 马祖岛 、 长屿山 等岛。

升堂

(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

(2).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颜 氏居八人焉。”《云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辞云尔。” 清 王士禛 《绘川书院诗为汤荆岘侍讲赋》之一:“ 汤公 起 梁 宋 ,摄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象,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

(3).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 路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随牌进府,递将状子上去。”《梼杌闲评》第三六回:“ 许显纯 叫下了软监,就将参本上道他侵挪十餘万钱粮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恶狠狠的夹打一番。”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来此已是宣抚衙门,不免在廊下站立一会,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县衙的差役们……一齐放开那苍老低沉的嗓音大声嚎叫:‘大老爷升堂--!’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4).见“ 升堂拜母 ”。

旧时官吏到公堂办公,谓之“陞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仪犹相沿 明 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趋贺,悉如大部制,故其秩虽次领侍卫府,而威仪过之。”

当行

(1).旧时工匠应官府之差,谓之“当行”。 宋 岳珂 《愧郯录·京师木工》:“今世郡县官府营缮创缔,募匠庀役,凡木工率计在市之朴斲规矩者,虽扂楔之技无能逃。平时皆籍其姓名,鳞差以俟命,谓之当行。”

(2).指为官府当差的行业。《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新近又添了当行。凡是官府送那乡宦举人的牌扁;衙门里边做甚么断间版隔;提学按临棚里边铺的地平板;出决重囚,木驴桩橛:这都是棺材铺里备办。”

(1).本行。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辩》:“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二折:“谁着你烧窰人不卖当行货,倒学那打劫的僂儸。”

(2).内行;对某种业务或工作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二》:“如 老杜 之入 蜀 ,篇篇合作,语语当行,初学所当法也。” 陈毅 《失题》诗:“北国摧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

(3).指内行的人。 元 彭寿之 《八声甘州》套曲:“偷方觅便俏家风,当行识当行。”《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马二先生 明日来拜。他是个举业当行,要备个饭留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