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豹咏家园

作者:姜特立 朝代:宋代

和叔豹咏家园原文

小园缭绕瞰沧湾,搜抉天藏不放閒。
愧我笔端无锦绣,羡君胸次有江山。
规模未出经营外,物象先归赋咏间。
何日携筇来共醉,每於胜处一开颜。

诗词问答

问:和叔豹咏家园的作者是谁?答:姜特立
问:和叔豹咏家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姜特立的名句有哪些?答:姜特立名句大全

姜特立和叔豹咏家园书法欣赏

姜特立和叔豹咏家园书法作品欣赏
和叔豹咏家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缭绕

(1) 一圈圈向上飘起

炊烟缭绕

(2) 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

余音缭绕

搜抉

亦作“ 搜刔 ”。搜求选择。 五代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场剽窃,窜易首尾。” 明 归有光 《送县大夫杨侯序》:“顷者患税籍之紊,豪猾缘以飞走,莫詰其端, 侯 为之按亩出税,搜刔伏匿,深为百年之计。” 清 黄宗羲 《传是楼藏书记》:“先生之门生官吏徧於天下,随其所至,莫不网罗坠简,搜抉緹帙。”

天藏

(1).天然之府藏。指盐。《魏书·食货志》:“盐池天藏,资育羣生。”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天藏》:“ 北魏 元雍 奏云:‘盐池,天藏也。’ 宋 人四六‘私盐私茶’以‘天藏月团’为对,本此。”

(2).谓皇家之府藏。《南齐书·张敬儿传》:“谓其大收宫女,劫夺天藏。”

(3).佛教菩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近佛画中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

(4).指人的躯体。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起死回骸,斡旋天藏。”

笔端

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一一呈诸笔端

锦绣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胸次

胸间。亦指胸怀。《庄子·田子方》:“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 宋 黄庭坚 《题高君正适轩》诗:“豁然开胸次,风至独披襟。”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头折:“人説他胸次高傲,果然如此!” 郑振铎 《桂公塘》十四:“ 天祥 觉得胸次很光明,很舒畅,前之未有的放怀无虑。”

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规模

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经营

(1) 筹划经管;组织计划

这届运动会真是煞费经营

韩魏之经营。—— 唐· 杜牧《阿房宫赋》

毕世而经营。——清· 黄宗羲《原君》

经营商业

(2) 规划治理

经营天下

(3) 往来

经营原野

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赋咏

见“ 赋咏 ”。

亦作“ 赋咏 ”。创作和吟诵诗文。《南史·何点传》:“清言赋咏,优游自得。”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二赤松子》:“而往来赋咏者多引用 张子房 事,误矣。” 明 李东阳 《明故刑部郎中奚君墓志铭》:“为诗文往往有奇思,与客赋咏,值意得,恒夜分不寝。”

何日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胜处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开颜

露出微笑

孩子们个个笑开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