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鹂轩

作者:李逊之 朝代:明代

听鹂轩原文

世态沧桑总莫看,幽居容得一身安。

既焚笔砚惟存我,但课诗书胜作官。

韵事初盟秋雁语,闲心直共浪花观。

悟来万事皆如蜡,何必黄冠避俗难。

诗词问答

问:听鹂轩的作者是谁?答:李逊之
问:听鹂轩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听鹂轩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参考注释

世态

指社会上人与人相处的人情世故

也索氢世态炎凉心中暗忖。——佚名《冻苏秦》

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久经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

幽居

(1) 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他已幽居十年了)

(2) 宁静的住所

一身

(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诗书

(1) 指《诗经》和《尚书》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泛指一般书籍、诗文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韵事

风雅的事,旧时多指文人名士吟诗作画等活动

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中一件韵事。——《镜花缘》

闲心

闲适的心情

没有闲心管这种事

浪花

(1) 波浪互相冲击或拍击在别的东西上激起的水点和泡沫

(2) 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现象

(3) 随意乱花

万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万事如意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黄冠

(1) 黄色的冠帽,多为道士戴用

(2) 用以指代道人

入华山为黄冠。—— 明· 顾炎武《复庵记》

范君为黄冠矣。

空空黄冠

避俗

(1).避世隐居。 唐 杨凭 《千叶桃花》诗:“若教避俗 秦 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元 卢挚 《渊明归来图》诗:“亡 秦 扶 汉 声隆隆, 渊明 初非避俗翁。” 清 李渔 《闻过楼》第二回:“这一所住宅,也是个有趣的朋友起在这边避俗的。”

(2).指出家。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我和你避俗以来,光阴迅速,不觉已是一载有餘。”

(3).舍弃旧俗。参见“ 避俗趋新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