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作者:郑达可 朝代:宋代

念奴娇原文

嫩凉如水,正一天风露,秋容如沐。
明日中秋今夜月,千里清辉光足。
周室姬公,唐家元轨,来享人间福。
老人星瑞,光芒南照檐曲。
行看裂土分茅,朱颜青鬓,好称腰横玉。
便挽银河斟北斗,倾作千锺醽醁。
子舍荣华,孙枝赫奕,茂盛同松竹。
尊前欢笑,竞将椿算为祝。

诗词问答

问:念奴娇的作者是谁?答:郑达可
问:念奴娇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念奴娇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郑达可的名句有哪些?答:郑达可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嫩凉

亦作“ 嫩凉 ”。微凉;初凉。 唐 唐彦谦 《咏葡萄》:“西园晚霽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元 应法孙 《霓裳中序第一》词:“乍庭户嫩凉,阑干微月,玉纤胜雪。”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看初收泼火,嫩凉生,微雨沾裾。” 王统照 《湖畔儿语》:“天气并不十分烦热,到了晚上,觉得有些嫩凉的感触。”

见“ 嫩凉 ”。

一天

(1) 一昼夜

(2) 二十四小时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

(3) 有一天,有朝一日

一天,老李谈起他参加红军的经过

(4) 〈方〉∶一个白天

忙碌了一天

(5) 〈方〉∶一天到晚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秋容

(1).犹秋色。 唐 李贺 《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 陆游 《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写,尽处霜红叶,愁来不可遮。”参见“ 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辉光

(1) 辉光放电管中,由于电极间产生稀薄气体放电现象而在阴极附近产生的光

(2) 光辉华采

周室

周王朝

以窥周室。—— 汉· 贾谊《过秦论》

姬公

(1).指 周公 姬旦 。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今 黄帝 、 虞舜 、 姬公 、 孔父 ,世之所仰而信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自 周 命维新, 姬公 定法。” 明 张居正 《祭封一品李太夫人文》:“履 姬公 之几舃,奏 崇伯 之肤功。”

(2).指 周文王 姬昌 。《文选·张协<七命>》:“其基德也,隆於 姬公 之处 岐 。” 李善 注:“ 姬公 , 文王 也。”

(3).泛指 周 天子。 清 赵翼 《自鸣钟》诗:“刻漏法本自中土, 轩帝 姬 公几荒度。”

唐家

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诗:“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来享

(1).亦作“ 来饗 ”。谓鬼神前来接受祭祀,歆享供品。《诗·商颂·烈祖》:“来假来饗,降福无疆。” 郑玄 笺:“享,谓献酒使神享之也。”一本作“ 来享 ”。《文选·张衡<东京赋>》:“灵祖皇考,来顾来饗。” 薛综 注:“言先帝之神,顾愍子孙,享其食也。”

(2).谓远方诸侯前来进献贡物。《诗·商颂·殷武》:“莫不敢来享,莫不敢来王。” 郑玄 笺:“享,献也。”《晋书·文帝纪》:“九服之外,絶域之氓,旷世所希至者,咸浮海来享。” 何启 胡礼垣 《新政论议》:“修文德以服远人,来享来王著其效。”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老人星

(1).亦省称“ 老人 ”。南部天空一颗光度较亮的二等星。古人认为它象征长寿,故又名“寿星”。《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 张守节 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史记·封禅书》“寿星祠” 唐 司马贞 索隐:“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敦煌曲子词·菩萨蛮》:“频见老人星,万方休战争。” 元 虞集 《正月十一日朝回即事》诗:“老人南极至, 王母 上方回。” 清 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一:“老人星下多芒翼,还是 陈 家旧聚星。”

(2).借指高寿老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是这一带的老人星,代表着人口昌旺与家道兴隆。”参见“ 老寿星 ”。

(3).指寿星图。 唐 李洞 《终南山二十韵》:“明时献君寿,不假老人星。”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斟一杯长寿酒,掛一幅老人星,来贺长生。”

光芒

(1) 向四面发射的强烈光线

永放光芒

他,有如一座光芒万丈的金塔,矗立在 * 主义的思想高地。——《路标》

(2) 光亮

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

行看

(1).且看。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行看五马入,萧颯已随轩。”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行看取,朝 紫宸 , 凤池 鰲禁听丝纶。”取,得。助词。

(2).复看,又看。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默听鸿声尽,行看叶影飞。”

裂土分茅

《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颖达 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后因以“裂土分茅”谓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宋 辛弃疾 《洞仙歌·赵晋臣和李能伯韵有裂土分茅之句》词:“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痛史》第七回:“ 全太后 道:‘难得卿等一片忠诚,但愿天佑 宋 室,将来恢復江山,必当裂土分茅、以报今日。’”亦作“ 裂地分茅 ”。 宋 叶适 《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朱颜

(1).红润美好的容颜。《楚辞·大招》:“嫮目宜笑,娥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 王夫之 通释:“穉朱颜者,肌肉滑润,如婴穉也。”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陋 荆 姬之朱颜,笑 夏 女之光髮。”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栏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颜改。”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评》:“ 元卿 年十八第进士,其叔 正叟 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清 刘大櫆 《祭吴文肃公文》:“我初见公,公在内阁,皓髮朱颜,笑言磊磊。”

(2).和悦的脸色。表示亲热信任。《汉书·淮阳王刘钦传》:“ 博 自以弃捐,不意大王还意反义,结以朱颜,愿杀身报德。”

(3).美色;美女。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余冠英 注:“朱颜为美色。”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羈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謳发皓齿。”

(4).指青春年少。 唐 郎士元 《闻蝉寄友人》诗:“朱颜向华髮,定是几年程。” 宋 曾巩 《孔教授张法曹以曾论荐特示长笺》诗:“緑髮朱颜两少年,出伦清誉每相先。” 元 曾瑞卿 《留鞋记》第一折:“[梅香云]姐姐,你纔一十八岁,慌怎么的![正旦唱]我则怕一去朱颜唤不回,误了我这佳期。”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5).脸红。形容酒醉的面容。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玄醴染朱颜,但愬杯行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闲来高韵浑如鹤,醉里朱颜却变童。”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自古缨冕无丑士,酸寒一洗朱颜酡。”

(6).脸红。羞赧之色。《北齐书·王晞传》:“丞相西閤祭酒 卢思道 谓 晞 曰:‘昨被召朱颜,得不以鱼鸟致怪。’”

青鬓

亦作“ 青髩 ”。1.浓黑的鬓发。 唐 许浑 《送客自两河归江南》诗:“遥羡落帆逢旧友,緑蛾青鬢醉横塘。” 宋 贺铸 《行路难》词:“酌大斗,更为寿,青鬢常青古无有。”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四折:“乌飞兔走疾如梭,猛回头青髩早皤皤。” 郁达夫 《除夜奉怀》诗:“又是一年将尽夜,不知青鬢几痕丝。”

(2).借指年轻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你去对爹爹叔叔説,看青鬢鷺序上显才华。”

横玉

指笛子。玉,玉笛。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金 段克己 《中秋》诗之一:“随意倾银谋胜赏,谁家横玉调新愁。” 明 高启 《茆翁画双竹》诗:“应缘 茆叟 吹横玉,唤得双飞碧凤来。”

银河

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宽而发亮的不规则光带,看起来像一条河,银河只在晴天夜晚可见,它是由无数暗星(恒星)的光引起的

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醽醁

亦作“醽淥”。美酒名。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藜藿嘉於八珍,寒泉旨於醽醁。” 宋 黄庭坚 《念奴娇》词:“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渌。” 元 曾瑞 《醉太平》曲:“ 苏堤 堤上寻芳树, 断桥 桥畔沽醽醁, 孤山 山下酹 林逋 。” 张昭汉 《久别琼玉表妹赋此志怀》诗:“诗思杂离情,宛如中醽醁。”

子舍

(1).小房;偏室。一说,诸子所居的屋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謁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帬厕牏,身自浣涤。” 司马贞 索隐:“ 刘 氏谓小房内,非正堂也。 小颜 以为诸子之舍,若今诸房也。” 宋 梅尧臣 《送任太傅归省西都》诗:“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2).借指儿子;儿女。 宋 富弼 《韩国华神道碑》:“教子舍悉用经术而济之以严。” 宋 叶适 《宋故中散大夫张公行状》:“初,公至郡,谍报‘虏主祈 太清宫 ,且窥边州’,人大恐, 定远县 逃奔几尽,公不为动,但遣承局趣取子舍,远近安之,亡者復还。”

荣华

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

富贵荣华

孙枝

(1).从树干上长出的新枝。《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梧桐生於 嶧山 阳巖石之上,採东南孙枝为琴,声甚清雅。”《古文苑·沉约<箎>诗》:“ 江南 簫产地,妙响发孙枝。” 章樵 注:“诗言 江 南之地,产竹多良,可为乐器,孙枝又其特异者也。” 唐 元稹 《桐花诗》序:“及今六年,詔许西归,去时桐树上孙枝已拱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诗:“江上松楠深復深,满山风雨作龙吟。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潭柘寺 ﹞有银杏一株,大合抱。 圣祖 临幸寺中,树发孙枝一。 高宗 再幸,又发孙枝一。”

(2).喻孙儿。 宋 陆游 《三三孙十月九日生日翁翁为赋诗为寿》:“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驩喜抱孙枝。” 明 高明 《琵琶记·高堂称寿》:“惟愿取连理芳年,得早遂孙枝荣秀。”

赫奕

(1).光辉炫耀貌。 汉 陈琳 《武军赋》:“声訇隐而动山,光赫奕以烛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鑠鑠,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 李善 注:“镐镐鑠鑠,赫奕章灼,皆谓光显昭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 上军王 方游猎,远见宫中光明赫奕,疑有火灾。”

(2).显赫貌;美盛貌。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谨按《春秋》,王人之微,处于诸侯之上,坐则专席,止则专馆,朱轩驾駟,威烈赫奕。”《魏书·酷吏传·李洪之》:“﹝ 洪之 ﹞富贵赫奕,当舅戚之家。” 唐 豆卢回 《登乐游原怀古》诗:“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餘金市鞍马,冠盖赫奕。”

茂盛

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繁密

茂盛的青草

松竹

(1).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 房长渝 谓 孜 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 唐 白居易 《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 辛氏 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

(2).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吕向 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尊前

(1).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唐 马戴 《赠友人边游回》诗:“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宋 晏几道 《满庭芳》词:“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 明 陈所闻 《初春看晴雪》曲:“喜尊前花萼相辉,听曲里阳春同调。”

(2).尊长之前。书信中的敬词。《西游记》第八九回:“我看他帖子上写着‘……右启,祖翁 九灵元圣 老大人尊前’。”

欢笑

因欢乐而产生笑声

欢笑的人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