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刚中适甫游惠山

作者:袁默 朝代:宋代

与刚中适甫游惠山原文

雨过山前翠欲飞,水云高下正含晖。

鱼跳细浪千花碎,蝉倚清阴一嘒微。

沈李浮瓜吟齿尽,清风明月满船归。

超然不负寻幽兴,拂得荷香在葛衣。

诗词问答

问:与刚中适甫游惠山的作者是谁?答:袁默
问:与刚中适甫游惠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与刚中适甫游惠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袁默的名句有哪些?答:袁默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2. 明邵宝《惠山集》卷四

参考注释

过山

宋 人称美佳酿之名。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酒肆》:“酒阁名为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酒肆》:“若酒力高美者,牌额卖过山之名,其言一山、二山、三山之类是也。”

水云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水云鱼鳞。” 高诱 注:“水气出云似鱼鳞。”

(3).指将要下雨的云。 茅盾 《脱险杂记·太平凡的故事》:“雨渐小渐止,但满山水云,随时会变成雨下来。”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细浪

微小的波纹。 唐 杜甫 《城西陂泛舟》诗:“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金 元好问 《梁园春》诗之二:“暖入金沟细浪添, 津桥 杨柳緑纤纤。” 毛 * 《长征》诗:“ 五岭 逶迤腾细浪, 乌蒙 磅礴走泥丸。”

清阴

(1).清凉的树阴。 晋 陶潜 《归鸟诗》:“顾儔相鸣,景庇清阴。” 唐 薛能 《杨柳枝》词:“游人莫道栽无益,桃李清阴却不如。”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一折:“你恋着那清阴半亩香千阵。”

(2).喻恩泽。 宋 苏轼 《补唐文宗柳公权联句》:“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3).谓天气阴凉。 宋 梅尧臣 《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是时天清阴,力气勇奔骤。”

沈李浮瓜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谓天热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后以“沉李浮瓜”借指消夏乐事。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 宋 沉与求 《秋日戏呈蒋达可检讨》诗:“西风槭槭舞庭櫰,沉李浮瓜事益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日转午,脱巾散髮,沉李浮瓜,宝扇摇紈素。”《 * 词话》第二七回:“ 西门庆 令他安排酒来,不一时,冰盆内沉李浮瓜,凉亭上偎红倚翠。”参见“ 浮瓜沉李 ”。

齿尽

指年老将死。《后汉书·张奋传》:“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清风明月

(1) 形容清闲无事

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南史·谢晦传》

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宋· 欧阳修《会老堂致语》

(2) 也作“明月清风”

超然

(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寻幽

(1).寻求幽胜。 唐 李商隐 《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 宋 欧阳修 《和游午桥庄》:“晓坛初毕祀,弭盖共寻幽。”

(2).探究深奥的事理。《北史·杨伯丑传》:“时有 张永乐 者,卖卜京师, 伯丑 每从之游。 永乐 为卦有不能决者, 伯丑 輙为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葛衣

用葛布制成的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溼芒履。”

标签:惠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