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玉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过玉泉原文

轻籁荡平林,晨乌隐晓阴。

山葩看野色,树鸟听幽吟。

初地因相访,陈题此重寻。

渟泓俯灵沚,藉以涤尘心。

诗词问答

问:过玉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过玉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过玉泉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五

参考注释

平林

平原上的林木。《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毛 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唐 李白 《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径入天涯。” 清 叶锦 《晓渡》诗:“隔岸疎鐘动,平林宿鸟飞。”

晨乌

初升的太阳。古代神话谓日中有乌,故以乌为日之代称。《南齐书·张融传》:“晨乌宿於东隅,落河浪其西界。”

野色

原野或郊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冀城北原作》诗:“野色何莽苍,秋声亦萧疏。” 宋 王安石 《见远亭一绝上王郎中》诗:“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朝外看那沿河景致……却也有野色撩人。”

初地

(1).佛教语。谓修行过程十个阶位中的第一阶位。三乘共修“十地”中,以“乾慧地”为“初地”;大乘菩萨“十地”中,以“欢喜地”为“初地”。《华严经·十地品》:“今明初地义,但以略解説……是初菩萨地,名之为欢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出家修学,深究妙理,位登初地。”

(2).佛教寺院。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竹逕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清 康基田 《登焦山》诗:“人从初地入,峰到上方尊。”

渟泓

(1).积水深貌。 明 申时行 《瑞莲赋》:“渟泓玄泽,醖酿醇和。”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序:“而 陈湖 诸水,渟泓演迤,居人狎而安焉。”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水学·水利》:“水之利在渟泓,此旱年之所资灌溉而为田利也。”

(2).喻含义深邃。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才人伎俩,腾踔六合之内,纵其所如,无不可者;然含蓄渟泓之意,亦少衰矣。”

藉以

谓凭借某种事物或手段以达到某一目的。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而婿与女又皆不幸早世,故两节妇咸以此孙朝夕奉养为安,而此孙亦藉以成立。”

尘心

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 唐 白居易 《冯阁老处见与严郎中酬和诗因戏赠绝句》:“纵有旧游君莫忆,尘心起即堕人间!” 宋 梅尧臣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诗:“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寳玉 听到这里,又觉尘心一动,连忙敛神定息,微微的笑道:‘据你説来,我是有造化的。’” 孙犁 《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我红尘观念很重,尘心很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