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平原行原文

驱车度平原,因作平原行。

平原公子喜宾客,一时豪士列坐盈。

美人笑躄者,请头太不情。

造门自谢客复至,至今难论伪与诚。

所幸毛遂一脱颖,顷刻辨论从约成。

当时齐楚魏公子,皆云好士略可评。

脱秦得济于狗盗,乱楚不断于朱英。

如姬窃符夺晋鄙,危计密定亥与嬴。

客不过如此,主亦奚足称。

呜呼战国尚谲诈,其真贤者惟应隐迹衡门耕。

诗词问答

问:平原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平原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二

参考注释

驱车

乘车或驾车

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平原

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宾客

(1)

(2)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豪

当时的豪强。《晋书·文苑传·王沉》:“﹝ 沉 ﹞少有俊才,出於寒素,不能随俗浮沉,为时豪所抑。”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时豪侈狂譫,犄角自枝柱。”

列坐

(1).以次相坐。 汉 刘桢 《感遇》诗:“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 明 方孝孺 《借竹轩记》:“自旦至暮班荆列坐久之,乃各罢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有几个相识的,便都列坐在花厅上,专等面贺。”

(2).指在座的人。 汉 枚乘 《七发》:“列坐纵酒,荡乐娱心。”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鸣儔啸匹旅,列坐竟长筵。” 晋 潘岳 《笙赋》:“乐声发而尽室欢,悲音奏而列坐泣。”

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不情

(1).不近人情;不合情理。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凡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剗之,一出乎令典。” 明 刘基 《郁离子·大人不为不情》:“是故不情之事,大人不为之。”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无情;薄情。《新唐书·蔡廷玉传》:“ 滔 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宋 岳飞 《谢讲和赦表》:“盖夷虏不情,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谿壑之求。”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卷二:“ 阮 曰:‘ 琴 大不情!’ 琴 含泪曰:‘人若有情,妾身胡为流落至此!’言下泪簌簌不止。”

造门

上门;到别人家去。《后汉书·廉范传》:“ 麟 亦素闻 范 名,以为然,即牵马造门,谢而归之。”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志铭》:“时政出 韩侂胄 ,朝士无不造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下而愈矣。”

谢客

(1) 婉言拒绝会见宾客

(2) 向宾客致谢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脱颖

(1).语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毛遂 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 遂 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因以“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宋 叶适 《送薛子长》诗:“能文乃天姿,脱颖酬始愿。”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长城五字奇,脱颖毛锥利。” 清 沉绍姬 《咏古》:“脱颖人成公子名,不然碌碌竟何称。”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颖自北伐,初胜 湘江 曲,秋风扫落叶,铁军声威立。”

(2).犹冒尖。 宋 马庄父 《朝中措·竹》词:“龙孙脱颖破苔纹,英气欲凌云。”

顷刻

片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菀枯顷刻。——〔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顷刻两毙。——《聊斋志异·狼三则》

一阵风过,江面上顷刻间掀起了巨浪

辨论

(1).把对人进行考查后所作的鉴定加以认真分析。《礼记·王制》:“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於王,而定其论。” 郑玄 注:“辨其论,官其材,观其所长。” 孔颖达 疏:“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以王,王必以乐正所论之状授与司马,司马得此所论之状乃更论辨之,观其材能高下,知其堪任何官。” 宋 欧阳修 《国学试策》之一:“已詔公卿之流,博选贤良之士;而又申《周官》辨论之法,以考於贤能。”

(2).辨析论说。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刘孝标 注引《司马徽别传》:“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为李南阳建坊》:“ 胡 作《读史管见》,但遇母子间事,必再三辨论,则以当年不丧生母,为世所嗤也。” 清 唐甄 《潜书·无助》:“性即性耳,有何可言!今之学者好言性,辨论多端,何与於性!”

(3).辩驳争论。辨,通“ 辩 ”。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俗儒新生不能採综多共辨论,至於讼鬩。” 宋 杨万里 《赠临川严泰伯秀才》诗:“行看最先进,辨论詘诸儒。”《清史稿·时宪志一》:“ 光启 等断断辨论,当时格而不行,乃为新朝改宪之资,岂非天意哉!”

(4).犹议论。辨,通“ 辩 ”。 宋 梅尧臣 《答刘原甫寄糟姜》诗:“胸怀饱经史,辨论出九州。” 宋 苏舜钦 《王子野行状》:“时年始二十五,风韵高洒,喜辨论,所交皆当世豪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权德舆》:“ 德舆 善辨论,开陈古今,觉悟人主。”

从约

合纵之约。《战国策·燕策二》:“ 燕 反约诸侯从亲,如 苏秦 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 苏氏 之从约。”《史记·张仪列传》:“ 苏秦 忧 秦 伐 赵 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 秦 柄。”

当时

就在那个时刻;马上

当时就签约雇用你

齐楚

整齐的。多指服装

魏公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 ,宾客争过 魏公子 。”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 ,相顾不相疑。”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 ,復忆 李将军 。” 赵殿成 笺注:“ 魏公子 ,谓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 ,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

得济

(1).得以保全。《后汉书·李燮传》:“先公正直,为 汉 忠臣,而遇朝廷倾乱, 梁冀 肆虐,今吾宗祀血食将絶。今弟幸而得济,岂非天邪!”

(2).获得救济。《宋史·外戚传中·向宗回》:“岁饥,发廪兴力役,饥者得济,而官舍帑廪一新。”

(3).指得到子女奉养。《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从来父母生儿也要得济,生女也要得济。” 海默 《从城里来的姑娘》:“老太太对儿子不满的主要原因,是觉得生儿养女不能得济。”

(4).得以渡水。《南史·王懿传》:“﹝ 懿 ﹞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 仲德 衣,因度水, 仲德 随后得济。”

(5).有益;得利。《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市舶司的勾当哏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

(6).得以成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文选>注引<墨子>罂听之法》:“观此知《墨子·备穴篇》文,即后世防御地雷之法所自昉。 墨子 发其端, 马敦 数百年后用之已得济,亦见载籍之有益也。”

狗盗

伪装成狗进行偷盗。后泛指窃贼。《史记·孟尝君列传》:“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乃夜为狗,以入 秦 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 秦王 幸姬。” 汉 王充 《论衡·论死》:“世有衣狗裘为狗盗者,人不觉知,假狗之皮毛,故人不意疑也。” 唐 白居易 《答<箭镞>》诗:“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清 刘献廷 《饮杨涵斋宅次前韵》:“厮养椎埋狗盗徒,深衣缝掖列为儒。”

不断

(1)

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

没干扰或阻碍的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3)

继续但时有停顿的

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

(4)

不绝,接连不断

夏天这里洪水不断

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朱英

(1).用红色丝线缠在矛上的装饰物。一说,装饰在矛上的红色羽毛。《诗·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緑縢,二矛重弓。” 毛 传:“朱英,矛饰也。” 孔颖达 疏:“盖丝缠而朱染之,以为矛之英饰也。” 朱熹 集传:“以朱羽为矛饰也。”

(2).朱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饮则玉醴金浆,食则翠芝朱英。”《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天瑞降,地符升,泽马来,器车出,紫脱华,朱英秀。” 李善 注引《瑞应图》:“朱草亦曰朱英。”参见“ 朱草 ”。

(3).红花。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炎蕚耀天,朱英乱日。” 唐 王绩 《石竹咏》:“萋萋结緑枝,曄曄垂朱英。”

(4).。 战国 楚 人。曾劝说 春申君 杀蓄谋不规的 李园 , 春申君 不从,后被 李园 “斩其头,投之 棘门 外。”事见《战国策·楚策四》。后遂称 朱英 为有远见的谋士。 林百华 《悲愤》诗之二:“ 朱英 莫救 春申 死,白凤羣謳 新莽 朝。”

不过如此

只是这样,谓并不怎么特出。《论语·为政》“ 子张 问十世” 宋 朱熹 注:“大约世数不过如此。” 元 陈栎 《勤有堂随录》:“虽大儒教人,亦不过如此而已。” 茅盾 《小巫》:“想想花了三百大洋弄来的这个‘ 菱姐 ’,好象也不过如此,并没比镇上半开门的 李二姐 好多少,这钱真花得有点冤枉。”

足称

值得称道。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全 赵 之袨服丛臺,方此为劣 临淄 之挥汗成雨,曾何足称。”《隋书·王韶元岩等传赞》:“ 元巖 王韶 ,任当彼相,并见严惮,莫敢为非,謇諤之风,有足称矣。”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战国

公元前403—221年中国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连年争战的时代

谲诈

谲诡狡诈

内怀谲诈

谲诈之士

隐迹

见“ 隐跡 ”。

亦作“隐蹟”。隐藏踪迹。指隐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弟子 程高 寻求积年,翁乃授之。 高 亦隐跡不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汝当辅我 睿宗 及 开元 圣帝,未可隐跡山巖,以旷委任。”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