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梦行

作者:卢仝 朝代:唐代

秋梦行原文

客行一夜秋风起,客梦南游渡湘水。
湘水泠泠彻底清,二妃怨处无限情。
娥皇不语启娇靥,女英目成转心惬。
长眉入鬓何连娟,肌肤白玉秀且鲜。
裴回共咏东方日,沉吟再理南风弦。
声断续,思绵绵,中含幽意两不宣。
殷勤纤手惊破梦,中宵寂寞心凄然。
心凄然,肠亦绝。
寐不寐兮玉枕寒,夜深夜兮霜似雪。
镜中不见双翠眉,台前空挂纤纤月。
纤纤月,盈复缺,娟娟似眉意难诀。
愿此眉兮如此月,千里万里光不灭。

诗词问答

问:秋梦行的作者是谁?答:卢仝
问:秋梦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秋梦行是什么体裁?答:乐府
问:卢仝的名句有哪些?答:卢仝名句大全

卢仝秋梦行书法欣赏

卢仝秋梦行书法作品欣赏
秋梦行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388-8

参考注释

客行

离家远行,在外奔波。《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作》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州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晨起动征鐸,客行悲故乡。鷄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明 吴骐 《感时节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客行愁道路,时事虑萧墙, 蓟 北非吾土, 秦 中亦客乡。”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秋风

秋天的风

客梦

异乡游子的梦。 唐 王昌龄 《送高三之桂林》诗:“留君夜饮对 瀟 湘 ,从此归舟客梦长。” 宋 蒋捷 《一剪梅·宿龙游朱氏楼》词:“天不教人客梦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 明 沉仕 《玉包肚·题情》曲:“被窝中客梦初醒,心坎上离愁重到。”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李兰青诗》:“余亦挂帆去, 瞿塘 灩澦 秋。相看几万里,客梦共悠悠。”

湘水

即 湘江 。 汉 东方朔 《七谏·哀命》:“测 汨罗 之 湘水 兮,知时固而不反。”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韵》:“永负 汉 庭哭,遥怜 湘水 魂。” 鲁迅 《湘灵歌》:“昔闻 湘水 碧如染,今闻 湘水 胭脂痕。”

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彻底

(1) 通透到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说话前彻底打量过她

彻底打扫了一遍

(2) 形容水清见底

清澄彻底的江水

二妃

(1).次妃。《左传·文公十四年》:“﹝ 邾文公 ﹞二妃 晋姬 生 捷菑 。”

(2).指传说中 舜 之妻 娥皇 女英 。死后成为 湘水 之神。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 帝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 ,次 女英 …… 舜 既嗣位升为天子, 娥皇 为后, 女英 为妃,封 象 於 有庳 ,事 瞽叟 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 湘君 湘夫人 二妃之神。” 明 何景明 《咏怀》诗之六:“扬舲泝烟沚,遥瞻二妃宫。”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娥皇

相传为 尧 女, 舜 妻。《山海经·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 不庭之山 , 荣水 穷焉。有人三身, 帝俊 妻 娥皇 ,生此 三身之国 , 姚 姓,黍食,使四鸟。”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 帝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 ,次 女英 。”《红楼梦》第一一六回:“此地乃上界神女之所,虽号为 瀟湘妃子 ,并不是 娥皇 、 女英 之辈,何得与凡人有亲?”

女英

(1).相传为 尧 次女, 舜 妃。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 有虞 二妃者,帝 尧 之二女也,长 娥皇 ,次 女英 。”

(2).指少女。 明 叶宪祖 《团花凤》第一折:“呀,原来是一个女娘,问谁家女英,问谁家女英,正在芳龄,为何投身深穽。”

目成

眉来眼去,以目传情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楚辞·九歌·少司命》

长眉

(1).纤长的眉毛。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 南朝 梁 何逊 《离夜听琴》诗:“美人多怨态,亦復惨长眉。”

(2).借指美女。 唐 李贺 《湖中曲》:“长眉 越 沙采兰若,桂叶水葓春漠漠。” 唐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自从小靨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

连娟

(1).弯曲而纤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长眉连娟,微睇緜藐。” 司马贞 索隐引 郭璞 曰:“连娟,眉曲细也。” 南朝 梁 柳恽 《七夕穿针》诗:“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连娟缺月黄昏后,縹緲新居紫翠间。”

(2).纤弱;苗条。《汉书·外戚传上·武帝李夫人》:“美连娟以脩嫮兮,命樔絶而不长。” 颜师古 注:“连娟,孅弱也。” 元 揭傒斯 《元宵和张伯贞》:“闕下元宵又七年,酒光灯影共连娟。”

肌肤

(1) 肌肉皮肤

(2) 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辞·九歌·湘夫人》:“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晋书·慕容德载记》:“ 障水 得白玉,状若璽。”《红楼梦》第四回:“ 贾 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至于青瑶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杨自见。”

(2).喻指豆腐。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豆腐诗》:“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裴回

亦作“裵回”。1.彷徨。徘徊不进貌。《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产 不知 吕禄 已去北军,迺入 未央宫 ,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裵回往来。”参见“ 徘徊 ”。

(2).徐行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 楚王 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参见“ 徘徊 ”。

(3).留恋。 唐 贾至 《送夏侯子之江夏》诗:“留欢一杯酒,欲别復裴回。”参见“ 徘徊 ”。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沉吟

(1) 深思吟味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魏· 曹操《短歌行》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杨朔《茶花赋》

(2) 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轻声沉吟

沉吟放拨插弦中,顿起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南风

从南边吹来的风

断续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他一手扶着犁把,断续地吆喝着牲口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幽意

(1).幽深的思绪。 南朝 梁 江淹 《灯夜和殷长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长。”

(2).幽闲的情趣。 唐 方干 《詹碏山居》诗:“无人会幽意,来往在烟霞。” * 《挽陈毅同志》诗:“皓月无幽意,清风有激情。”

不宣

(1).不显扬;不公开说出。《书·盘庚中》:“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 曾运乾 正读:“宣、显白也。”《左传·昭公十二年》:“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 杜预 注:“宣,扬也。”《汉书·高帝纪下》:“大王功德之著,於后世不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学者之趋不一,师门之教不宣也,乃復取逸稿,采其语之不背者,得一卷。”《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他﹞此时憋在心里,密而不宣。”

(2).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反答造次,不能宣备。”后以“不宣”谓不一一细说。旧时书信末尾常用此语。 唐 陈子昂 《为苏令本与岑内史书》:“谨奉启不宣,某再拜。” 宋 杨万里 《与张严州敬夫书》:“不貲之身,愿为君民爱之重之!不宣。”参阅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五、 清 俞樾 《曲园杂纂·订胡不宣》。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纤手

指女子纤细而柔嫩的手

惊破

犹震碎。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 范成大 《次韵陈融甫支盐年家见赠》:“高轩款门来,惊破雀罗静。”

中宵

中夜,半夜。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 清 龚自珍 《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復中宵。”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到海南岛度假》词:“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

寂寞

(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玉枕

(1).玉制或玉饰的枕头。亦用作瓷枕、石枕的美称。《晋书·王澄传》:“ 澄 左右有二十人,持铁马鞭为卫, 澄 手甞捉玉枕以自防,故 敦 ( 王敦 )未之得发。” 唐 胡曾 《车遥遥》诗:“玉枕夜残鱼信絶,金鈿秋尽雁书遥。” 宋 李清照 《醉花阴》词:“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明 陈子龙 《少年游·春情》词:“玉枕寒深,冰綃香浅,无计与多情。”

(2).指玉枕骨。《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 天纲 曰:‘ 马侍御 伏犀贯脑,兼有玉枕,又背如负物,当富贵不可言。’”

(3).见“ 玉枕穴 ”。

夜深

犹深夜。 唐 杜甫 《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唐 戴叔伦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诗:“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夜深时分,还有人苦功读书,实为可敬。”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翠眉

(1).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警鹤髻。”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夫絶世而独立者,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頳脣。” 唐 卢纶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2).为美女的代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二:“云壑布衣鮐背死,劳人害马翠眉须。” 清 孙枝蔚 《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东来天子復能诗,更起飞楼贮翠眉。”

纤纤

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

十指纤纤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纤月

未弦之月,月牙。 唐 杜甫 《夜宴左氏庄》诗:“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明 唐顺之 《村夜》诗:“纤月生西浦,流光照北林。” 清 纳兰性德 《如梦令》词:“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