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秋山读书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王蒙秋山读书图原文

林静山深结茅宇,雅是幽人读书所。

疑因风度闻诵声,却不识为何代语。

诗词问答

问:王蒙秋山读书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王蒙秋山读书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蒙秋山读书图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语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

参考注释

结茅

亦作“ 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抱鍤壠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 苏轼 《新居》诗:“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表胜庵》:“ 炉峯 石屋,为一 金和尚 结茆守土之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儋州 则又结茅与 黎 人杂居,亦随地营宅。”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读书

(1) 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风度

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有风度的人

风度大方

闻诵

谓传布和称道。《金史·张汝霖传》:“本朝法制,坦然明白,天下之人,无不闻诵。”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为何

为什么

代语

各方言之间的同义词。《方言》第十:“悈鳃、乾都、耇、革,老也。皆 南楚 江 湘 之间代语也。” 郭璞 注:“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淮南王 讳其父 长 ,其书称‘长’曰‘修’,而《楚辞》传本,多出 淮南 ,则‘修’、‘长’之变可知也。君臣同称,又酋长之旧俗矣。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斯皆不见‘六经’,而可以推之代语者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