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原文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县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诗词问答

问:《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卒以剑归之》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当日

就在本日、同一天

你可以当日来回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故衣

(1).平素穿的衣服。《史记·外戚世家》:“帝乃詔使 邢夫人 衣故衣,独身来前。” 唐 白居易 《病中哭金銮子》诗:“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明 唐寅 《哭妓徐素》诗:“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2).旧衣。《玉台新咏·艳歌行》:“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南史·张邵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西游记》第三六回:“我嘆他那般襤褸,即忙请入方丈……又将故衣各借一件与他,就留他住了几日。”

终日

从早到晚

终日忙忙碌碌

终日而思。——《荀子·劝学》

中年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梦幻

梦中的幻境

丘山

(1).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

(2).指山林。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

(4).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誉。”此言大功。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费丘山。”此言费用之多。

恩爱

亲热,夫妻之间的亲热和情爱,也指深厚的感情

衰老

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自反

(1).反躬自问;自己反省。《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孟子·公孙丑上》:“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赵岐 注:“缩,义也……自省有义,虽敌家千万人,我直往突之。” 宋 陈亮 《复吕子阳书》:“凡百不在多言,各以此自反足矣。”

(2).犹自改。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奔駟不能追既往之悔,思改而无自反之蹊,盖知者所深防,而愚者所不免也。”《南齐书·刘瓛传》:“ 袁 褚 诸公,咸加劝励,终不能自反也。”

(3).犹自止。《南史·后妃传上·殷淑仪》:“每寝,先於灵牀酌奠酒饮之,既而慟哭不能自反。”

(4).自行类推。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旧唐书·刘子玄传》:“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

(5).自相矛盾。 章炳麟 《訄书·订孔》“ 荀卿 以积伪俟化治身,以隆礼合羣治天下”原注:“《荀子·王制》上言‘道不过 三代 ,法不贰后王。’下言‘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色,则凡非旧文者举息;械用,则凡非旧器者举毁;夫是之谓復古。’二义亦非自反。”

(6).自行恢复。《南史·梁纪上·武帝上》:“死者不可復生,刑者无因自反,由此而望滋实,庸可致乎?”

(7).自行回返;自然地折回。 晋 成公绥 《啸赋》:“或舒肆而自反,或徘徊而復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然讽一劝百,势不自反。 子云 所谓先骋 郑 卫 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 宋 王安石 《广西转运使屯田员外郎苏君墓志铭》:“惟朝廷幸哀怜愚民,使得自反。”

(8).汉字中有些形声字,以构成该字之两单字相切,适为该字的读音。例如:女、良为“娘”;舍、予为“舒”,欠、金为“钦”之类,称为“自反”。然此仅为偶合,非一般规律。《北史·齐纪中·废帝》:“ 天保 元年,立为太子,时年六岁,性敏慧,初学反语,於‘跡’字下註云‘自反’,时侍者未达其故。太子曰:‘跡字,“足”傍“亦”为“跡”,岂非自反耶?’”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