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十之五)

作者:夏元鼎 朝代:宋代

西江月(十之五)原文

不死谷神妙道,杳冥中有还丹。
坤牛乾马运无边。
却是修行真汉。
脱去名缰利锁,金童玉女传言。
工夫片饷彻玄关。
水火从教法炼。

诗词问答

问:西江月(十之五)的作者是谁?答:夏元鼎
问:西江月(十之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西江月(十之五)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夏元鼎的名句有哪些?答:夏元鼎名句大全

夏元鼎西江月(十之五)书法欣赏

夏元鼎西江月(十之五)书法作品欣赏
西江月(十之五)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谷神

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

妙道

至道;精妙的道理。《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汉 枚乘 《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説而去也。” 宋 陆游 《感怀》诗:“妙道本自得,至言初不烦。”

冥中

阴间,迷信谓人死后灵魂所在的地方。 宋 岑象求 《吉凶影响录》:“ 治平 中, 黄靖国 死,见冥中数狱吏指一所曰:此 唐 武后 狱。”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蔡必昌》:“ 蔡太守 必昌 任 四川 重庆 守,云能过阴间,预知冥中事。”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所以年纪一到五十上下,就给自己寻葬地,合寿材,又烧纸锭,先在冥中存储。”

还丹

(1).道家合九转丹与朱砂再次提炼而成的仙丹。自称服后可以即刻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於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煌煇煇,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昇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时换骨上宾。” 明 许潮 《同甲会》:“韶光谁可留,还丹自可修。”

(2).中医亦指依方精制的丹药。如:九还丹;小还丹;大还丹。

(3).指炼就这种仙丹,得道成仙。 唐 陈子昂 《题李三书斋》诗:“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道家有换形法,凡修炼未成,气血已衰,不能还丹者,则借一壮盛之躯,乘其睡与之互易。” 章炳麟 《五无论》:“若夫断便利,絶交会,则与辟穀还丹相似。”

坤牛

《周易》取物象义,以牛的柔顺和负重载物作为坤卦之象,称为“坤牛”。《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 孔颖达 疏:“坤为牛,坤象也。任重而顺,故为牛也。”后道教亦因以指至阴之精。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一:“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参见“ 乾2马 ”。

乾马

语本《易·说卦》:“乾为马,坤为牛。”道教因以“乾马”指纯阳之气。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十一:“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封神演义》第四六回:“得到清平有甚忧,丹炉乾马配坤牛。从来看破纷纷乱,一点灵臺得自由。”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修行

(1) 修养德行

(2) 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脱去

(1).逃走;摆脱。《史记·晋世家》:“ 顷公 乃与其右易位,下取饮,乃得脱去。” 唐 韩愈 《忽忽》诗:“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方其险阻艰难之时,常欲求脱去而卒无由。”

(2).脱掉。《水浒传》第七四回:“ 燕青 、 李逵 起来,问店小二先讨汤洗了面,梳光了头,脱去了里面衲袄,下面牢拴了腿綳护膝。”《万花楼》第三四回:“当即卸下盔甲,脱去征袍。”

名缰利锁

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金童玉女

指仙人居住之处有童男童女供役使,泛指富有童贞的男女少年

那金童玉女,不比凡同。——《桃花扇》

传言

(1) 通过多人而了解到的不一定真实的消息、新闻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慎行论》

(2) 传话

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片饷

见“ 片晌 ”。

玄关

住宅的正门

一打开玄关,随即迎上来太太的脸

水火

指大小便

教法

(1).亦作“ 教灋 ”。法典;法规。《周礼·地官·乡大夫》:“正月之吉,受教灋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

(2).犹教义,教理。 宋 陶穀 《清异录·偎红倚翠太师》:“ 李煜 在国微行娼家,遇一僧张席, 煜 遂为不速之客,僧酒令、謳吟、吹弹莫不高了,见 煜 明俊醖藉,气合相爱重。 煜 乘醉大书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太师,鸳鸯寺主,傅持风流教法。’” 赵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乘就是车子,能运载行人到远近不同的目的地,借以比喻教法。”

(3).教育方法。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怎见得我的教法,不如你的教法,怎见得你的女儿,强似我的女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