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子苍和人诗

作者:胡仔 朝代:宋代

足子苍和人诗原文

执戟老人双鬓斑,陆沉三世不迁官。
穷如老鼠穿牛角,拙似点鱼上竹竿。
岂有葡萄博名郡,空馀苜蓿上朝盘。
荣华气象无丝许,正坐平生骨相寒。

诗词问答

问:足子苍和人诗的作者是谁?答:胡仔
问:足子苍和人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仔的名句有哪些?答:胡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执戟

秦 汉 时的宫廷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持戟,故名。《史记·滑稽列传》:“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明 沉采 《千金记·夜宴》:“我如今授你执戟郎官,你权知职事,待后有功,重行陞赏。” 清 龚自珍 《乞籴保阳》诗:“掌故二百年,身先执戟老。”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鬓斑

谓鬓发斑白。 宋 张耒 《和陈器之谢王渑池牡丹》:“狂来满插乌纱帽,未拟尊前感鬢斑。” 清 王士禛 《天门山夜泊》诗:“列宿垂江阔,疎萤点髩斑。”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俟妾鬢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 虎阜 、 灵巖 ,南至 西湖 ,北至 平山 ,尽可偕游。”

陆沉

(1) 陆地沉没

(2) 比喻国土沦丧,也比喻隐居

陆沉于俗

三世

(1) 三代,常指祖孙三代

(2) 在美洲,尤指在美国出生并受教育的第二代日本移民的子女

迁官

(1).晋升官爵。《韩非子·显学》:“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 * 词话》第二九回:“一生盛旺,快乐安然,发福迁官,主生贵子。”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用人之道》:“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

(2).贬官。降职。 唐 吴融 《南迁途中作·登七盘岭诗之一》:“才非 贾傅 亦迁官,五月驱羸上 七盘 。”

老鼠

(1) 属于鼠科(Muridae)以及其他有关属的数目众多的啮齿动物之任何一种——亦称“耗子”

(2) 小家鼠,尖嘴,较小的耳,细而 * (或稀疏毛)的尾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牛角

牛的角,也指用其做成的号角

竹竿

(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 淇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须臾引一鱸鱼出。”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那几个人却是对着我走来,一个提着半明不灭的灯笼,那两个每人摃着一根七八尺长的竹竿子。” 沉从文 《边城》一:“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

(2).竹子的主干。 唐 元稹 《种竹》诗:“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清 金人瑞 《对雪》诗:“压倒竹竿终劲直,怜斯鸟雀尽徬徨。”

(3).指竹子。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六:“奔走红尘积有年,深思雪涧竹竿千。” 章炳麟 《董逃歌》:“ 秦 帝不蹈海,归蒔千竹竿。”

葡萄

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叶子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小花。果实也叫“葡萄”,成串,味酸甜,多汁,可生食、制干、酿酒,是一种普通的水果

博名

获取好名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昼夜用刑》:“史谓 以尚 探知上无杀 瑞 意,故上此疏钓奇博名。” 明 李贽 《史纲评要·宋纪》:“人以为极缓事,不知 安石 文章、气节,俱借此物以博名。”

苜蓿

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上朝

(1) 臣子朝见君主议事

旦旦上朝,以议时事

(2) 君主到朝廷上处理政事

(3) 到京城

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元· 关汉卿《窦娥冤》

荣华

开花,引伸指人之显贵

富贵荣华

气象

(1)

(2) 气候;天象。后多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下雨、闪电、打雷等等

气象万变

(3) 指能预示吉凶的云气变化

(4) “气象学”的俗称

(5) 事物的情况、态势

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6) 景色,景象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江山气象

(7) 指迹象

见是伏兵气象

正坐

端坐;正身而坐。《庄子·庚桑楚》:“ 南荣趎 蹵然正坐曰:‘若 趎 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託业,以及此言邪?’”《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僂身自卑。” 宋 曾巩 《宝月大师塔铭》:“其夕沐浴易衣,正坐而卒。”《再生缘》第六回:“只见 鄔必凯 与 神武真人 ,端身正坐,两旁排列得刀鎗密密,剑戟森森。”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骨相

(1).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形体、相貌。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久钦 江总 文才妙,自叹 虞翻 骨相屯。”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人言骨相应封侯,恨不遇时逢一战。”

(2).指花木枝干的姿态。 宋 杨万里 《芭蕉》诗:“骨相玲瓏透入窗,花头倒挂紫荷香。” 茅盾 《樱花》:“它没有梧桐那样的癞皮,也不是桃树的骨相,自然不是枫--因为枫叶照眼红的时候,它已经零落了。”

(3).内里;实质。《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常言道:佛是金装,人是衣装。世人眼孔浅的多,只有皮相,没有骨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