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七

作者:沈鍊 朝代:明代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七原文

九州通水府,八宝丽金华。

洞门飞紫气,此是上仙家。

济世皆真诀,安民即道葩。

琴书消日月,衣带结烟霞。

萧史堪乘凤,张骞久泛槎。

年年餐玉粒,几日发三花。

诗词问答

问: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七的作者是谁?答:沈鍊
问: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七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七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麻韵 出处:青霞集卷五

参考注释

九州

(1) 中国的别称

(2)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通水

(1).疏通水道。 宋 苏轼 《策断三》:“而 闔庐 、 夫差 又逞其无厌之求,开沟通水,与 齐 晋 争强。” 宋 苏辙 《子瞻喜雨亭北隋仁寿宫中怪石》诗:“累石作臺秋蘚上,凿 汧 通水细渠清。”

(2).引水系统开始供水。《光明日报》1989.11.26:“引 黄 济 青 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3).谓做内应,通敌。 吴天 《丝场泪》第十章:“刚才你说回来叫他去庵堂,原来是通水叫他跑了,快把人交出来。”《小说月报》1981年第7期:“这一手被看破了,一个牛高马大的渔民,在他脖颈上劈了一掌,怒喊道:‘你通水!’”

八宝

天子八种印玺的总称。《唐律·诈伪》:“诸伪造皇帝八宝者斩。” 长孙无忌 疏义:“皇帝有传国神宝,有受命宝、皇帝三宝、天子三宝,是名八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元年》:“名为镇国、受命二宝,合先帝六璽,是为八宝,命置官以掌之。”

金华

浙江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222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84万,市区人口11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以金华火腿闻名

紫气

紫色的霞气,古人以为瑞样的征兆

紫气舒其石。——唐· 李朝威《柳毅传》

仙家

(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3).旧时迷信,用以称狐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渠畏怖不出,我亦实不忍火攻。苟无大罪,乞仙家捨之。”原注:“里俗呼狐曰仙家。”

济世

在金钱、物质等方面救济世人

济世之举

真诀

(1).妙法;秘诀。 唐 李白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真诀自从 茅氏 得,恩波寧阻 洞庭 归。”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如 东坡 先生、 杨元素 内相,皆密受真诀,知而不为者。”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夫人, 天台 司马真人 ,同 华山 元丹丘 道者,在 金陵 相候,下官归见夫人,便欲一往叩求真诀。”

(2).指道士作法念咒时所捏的诀。《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吴君 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坛……念了几句‘乾罗恒那九龙破秽真君’的神咒,捏了一个三台的真诀,步了一个八卦的神罡。”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衣带

(1).束衣的带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南史·何敬容传》:“ 武帝 虽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须洁。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 宋 柳永 《凤栖梧》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沉从文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战国佩玉彩琉璃珠和带钩》:“依照当时审美观点或个人爱好,把这些材料、颜色、形状不同的珠子,搭配作成无一定形式的珠串,系在衣带间,更加显得美丽无比。”

(2).衣与带。亦代称衣着,装束。《管子·弟子职》:“夙兴夜寐,衣带必饰。”

(3).见“ 衣带水 ”。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萧史

(1).传说中人物名。相传为 春秋 秦穆公 时人,善 * ,能致孔雀白鹤于庭。 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 萧史 日教 弄玉 * 作凤鸣,后凤凰来集其屋。 穆公 筑凤台,使 萧史 夫妇居其上,数年后,皆随凤凰飞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是以 萧史 偕翔凤以凌虚, 琴高 乘朱鲤於深渊,斯其验也。” 唐 韩愈 《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 。”

(2).借指情郎。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 洪崖 揖 浮丘 , 萧史 媚 弄玉 。”

张骞

张骞(?-前114) : 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封博望侯。奉汉武帝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大月氏,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从公元前138年出发到前126年归国,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一年。前119年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发展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的交往。

泛槎

亦作“泛槎”。亦作“泛查”。据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载,相传天河通海,有居海渚者见每年八月海上有木筏来,因登木筏直达天河,见到 牛郎 织女 。后因以“汎槎”指乘木筏登天。 唐 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诗:“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唐 任希古 《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 元 邓文原 《题谢氏通济桥》诗:“泛查客去银河近,题柱人归玉垒高。”参见“ 犯斗 ”。

餐玉

服食玉屑。古代传说仙家以此延寿。《魏书·李先传》:“每羡古人餐玉之法,乃採访 蓝田 ,躬往攻掘…… 预 ( 李预 )乃椎七十枚为屑,日服食之。”《北史·李先传》作“飡玉”。 元 尤存 《送李紫篔归淀山草堂》诗:“仙客近传餐玉法,故人时送买山钱。”

三花

(1).三花树的略称。 唐 李白 《赠嵩少山焦炼师》诗:“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明 何景明 《简汝立》诗:“ 少室 三花无客采, 小山 丛桂有人攀。” 清 周亮工 《哭陈磐生》诗:“诗能传五叶,笔已秀三花。”参见“ 三花树 ”。

(2).三辫;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诗》:“凤书裁五色,马鬣剪三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那 秦太师 他一进门,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捣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

(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唐 吕岩 《五言》诗:“阴阳烹五彩,水火鍊三花。”参见“ 三花聚顶 ”。

(4). 宋 苏轼 《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金 元好问 《同希颜钦叔玉华谷还会善寺即事》诗之二:“铁笛不曾从二草,头巾久已掛三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