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塔登高

作者:宋兆礿 朝代:明代

元塔登高原文

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

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

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

若问题名元字在,海天空阔赋鲲鹏。

诗词问答

问:元塔登高的作者是谁?答:宋兆礿
问:元塔登高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元塔登高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宋兆礿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兆礿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蒸韵

2. 以上清乾隆《揭阳县志》卷八

参考注释

人文

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地气

不同地区的气候

此地气之不同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翕然

形容一致

念得两遍,法善已至瓶嘴边翕然而入。——《初刻拍案惊奇》

雁塔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羣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 如来 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银龕佛影,遥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一本作“鴈塔”。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听宝磬声传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称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 唐 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咸阳 慈恩寺 西浮图院也。沙门 玄奘 先起五层。 永徽 中, 武后 与王公捨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 唐 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韦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登紫阁题名 雁塔 ,从今后新风月紧趁逐,旧相思都毕罢。” 清 赵翼 《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 雁塔 名。”参见“ 大雁塔 ”、“ 雁塔题名 ”。

便待

就要;正要。《水浒传》第三十回:“ 武松 见夫人宅眷,都在席上,吃了一杯,便待转身出来。”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插汉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其水南流经 鲁阳关 左右,连山插汉,秀木干云。” 元 钱惟善 《龙峰孤塔》诗:“高标插汉苍龙左,倒影横江白鹤东。” 清 吴伟业 《九峰诗·横云山》:“ 横云 插汉领诸峯,雨过泉飞乱壑松。”

(2). 明 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 插汉儿 、 察罕 、 察哈尔 ,本 元 裔 小王子 之后。 明 嘉靖 间 卜赤 (一作 布希 )驻牧 插汉 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平畴

平坦的田野

拔地

(1) 狠狠地

拔地瞅了一眼

(2) 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拔地孤峰

拔地而起的高楼

问题

(1) 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

这类问题不好答复

(2) 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

争论的问题本来是微不足道的

(3) 事故;麻烦

他们那里老出问题

(4) 关键;要点

重要的问题在于学习

天空

地球周围的广大空间

鲲鹏

(1).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察蟭螟於蚊睫,观鯤鹏於北溟。” 唐 杜甫 《泊岳阳城下》诗:“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鯤鹏。”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鯤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

(2).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宋 苏轼 《催试官考较戏作》诗:“鯤鹏水击三千里,粗练长驱十万夫。” 清 汪懋麟 《洗象》诗:“岂同龙马负,徒作鯤鹏想。”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二:“惟当过渡时代,则如鯤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 江 汉 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