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愿慧长老写师像求赞

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报愿慧长老写师像求赞原文

水秋而清,月寒而明。
万机休罢,三际齐平。
尘消却到法身住,幻起还从佛口生。
长天之覆,大地之擎。
诸祖与之同道,众彙与之同行。
龟毛拂而握竖,兔角杖而膝横。
更无一物借来底,招手憨僧作证成。

诗词问答

问:报愿慧长老写师像求赞的作者是谁?答:释正觉
问:报愿慧长老写师像求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正觉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正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万机

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

日理万机

休罢

(1).罢休;停止。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有司计筭,所费苟务因循,小不如意,即求休罢。” 宋 苏轼 《民政下》:“今世之兵皆天子之所廪食以终其身……非如 汉 之戍卒有休罢更代之期也。”

(2).指辞官。 唐 李翱 《与翰林李舍人书》:“ 翱 思逃后祸,所冀存身,惟能休罢,最愜利志。”

齐平

在同一平面上的或在同一线上的

这河水与岸齐平

消却

见“ 消却 ”。

亦作“ 消却 ”。1.消除,除去。 汉 王充 《论衡·治期》:“夫世乱民逆,国之危殆灾害,繫於上天,贤君之德,不能消却。”《东观汉记·王允传》:“ 王允 奏曰:‘太史令 王立 説《孝经》六隐事,能消却姦邪。’”

(2).受用掉。 清 汪懋麟 《饮留云堂酒竟以空尊返之戏题》诗之二:“灌园汲水老閒身,消却 云安 几斛春。”

法身

(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大般泥洹经·如来性品》:“知如来法身,长存不变易。”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他国》:“尝闻佛説,知诸法空,体诸法性,是则以慧眼观法身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圣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卢简求 《杭州盐官县海昌院禅门大师塔碑》:“法身魁岸,相好庄严,眉毛紺垂,颅骨圆耸。”

(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俞氏 则谓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后,法身则然,岂可以血肉之躯投畀水火乎?”《西游补》第十六回:“ 行者 一时难忍,现出大闹天宫三头六臂法身,空中乱打。”

口生

口的动作不熟练。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自古道吃馒头也有三箇口生,做亲的事如何不操演一操演?”

长天

(1).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2).犹终日、整天。 艾芜 《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同道

(1) 同一思想;同一原则

帝王治世,百代同道。——《论衡》

(2) 志同道合。亦指志同道合的人

同道中人

(3) 同路

同道人

同行

(1) 同路

携手同行

(2) 联合行动

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龟毛

见“ 龟毛兔角 ”。

兔角

兔不生角,故以“兔角”喻必无之事。《楞严经》卷一:“无则同於龟毛兔角,云何不著?” 前蜀 贯休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诗:“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

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招手

举起手来上下摇动,示意叫人过来或表示打招呼

作证

(1) 当证人;提供证据

(2) 当证据

可以作证的材料太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