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殷协律琴思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和殷协律琴思原文

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
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诗词问答

问:和殷协律琴思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和殷协律琴思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殷协律琴思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书法欣赏

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书法作品欣赏
和殷协律琴思书法作品

全唐诗

参考注释

水莲

一种形状似莲的水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水莲》:“花之美者有水莲,如莲而茎紫,柔而无刺。” 巴金 《点滴·月夜》:“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

春草

(1).春天的草。 晋 潘岳 《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宋 陆游 《试院春晚》诗:“漫漫晚花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 明 何景明 《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 仇兆鳌 注:“春草,嘆卑微。”

(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 邢昺 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风调

(1).人的品格情调。《北齐书·崔瞻传》:“ 偃 弟 儦 ,学识有才思,风调甚高。” 唐 白居易 《和殷协律琴思》:“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 文君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谒鲍》:“俺已看下 郑娘 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颇爱慕 十郎 风调。” 清 侯方域 《李姬传》:“﹝ 李姬 ﹞少风调皎爽不羣。”

(2).诗文的风格,格调。《诗人玉屑》卷十引 宋 李錞 《李希声诗话》:“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踈,皆为佳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吾乡 陈星斋 先生《题画》云:‘秋似美人无碍瘦,山如好友不嫌多。’ 江阴 翁徵士 朗夫 《尚湖晚步》云:‘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二语同一风调。”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若夫诗歌一体,或崇声律,或尚修词,或矜风调,派别迥殊;然雄健之作,概乎其未闻也。”

(3).事物的风味特色。 清 纳兰性德 《念奴娇·宿汉儿郎》词:“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 文园 憔悴后,非復酒壚风调。”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秋》:“又曾摘取秀长的柳叶,在厚纸上裱成各种风调的眉,想像这等眉的所有者的颜貌,而在下面添描出眼鼻与口。”

(1).和协。《南齐书·乐志》:“邦化灵懋,閫则风调。”

(2).风和顺。 唐 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诗:“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文君

(1).指 周文王 。《文选·张衡<思玄赋>》:“ 文君 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旧注:“ 文君 , 文王 也。”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 文王 可以为 文君 。”

(2).指 晋文公 。《楚辞·九章·惜往日》:“ 介子 忠而立枯兮, 文君 寤而追求。” 王逸 注:“ 文君 , 晋文公 也。”

(3).指 卓文君 。 汉 临邛 富翁 卓王孙 之女,貌美,有才学。 司马相如 饮于 卓氏 , 文君 新寡, 相如 以琴曲挑之, 文君 遂夜奔 相如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指代美女。 唐 温庭筠 《锦城曲》:“ 巴水 漾情情不尽, 文君 织得春机红。” 宋 沉端节 《薄倖》词:“念少年孤负芳音,多时不见文君面。”

(4).指代寡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 清 方文 《喜得姚休那先生书》:“劝我休买孺子妾,孺子妾不如文君。”此指再醮的寡妇。

玉指

(1).称美人的手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絃。”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清 郑燮 《题双美人图》诗:“玉指尖纤指何许,似笑姮娥无伴侣。”

(2).指冰柱。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