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咏熟水)

作者:易少夫人 朝代:宋代

临江仙(咏熟水)原文

何处甘泉来席上,嫩黄初汤银瓶。
月团尝罢有馀清。
惠山名品在,歌舞暂留停。
欲赏壑源新气味,不应兼进豨苓。
此中端有淡交情。
相如方病酒,一饮骨毛轻。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咏熟水)的作者是谁?答:易少夫人
问:临江仙(咏熟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临江仙(咏熟水)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易少夫人的名句有哪些?答:易少夫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席上

(1).筵席之上首。《礼记·燕义》:“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2).指筵席上。 唐 方干 《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西游补》第五回:“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有误路程,便详醉欲呕。”参见“ 席下 ”。

(3).指儒学。《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 宋 俞琰 有《席上腐谈》一书。详“ 席珍 ”。

嫩黄

浅黄。 宋 王安石 《春风》诗:“日借嫩黄初著柳,雨催新緑稍归田。” 李準 《参观》:“这时正是农历五月中旬天气,小麦已经由嫩黄颜色变成耀眼金黄颜色。”

银瓶

银制的瓶,汲水器

银瓶乍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月团

(1).团茶的一种。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开缄宛见諫议面,手閲月团三百片。” 宋 秦观 《秋日》诗之二:“月团新碾瀹花甆,饮罢呼儿课《楚词》。”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月团、凤团、蒙顶等茶百斤。” 清 孙枝蔚 《雪中忆吴宾贤》诗:“平生不识 孟諫议 ,何人为寄月团茶。”

(2).墨名。 宋 陶穀 《清异录·文用》:“ 徐鉉 兄弟工翰染,崇饰书具,尝出一月团墨曰:‘此价值三万。’”

名品

1.名位品级。 2.名目品类。 3.名声品格。 4.高品级;名贵品种。 5.辨明品级。

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留停

停留;停止。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盃行无留停,高柱送清唱。”《红色歌谣·竹片歌》:“努力扩大铁红军,全体动员莫留停。”

气味

(1) 嗅觉所感到的味道

气味浓香

散发出气味

(2) 比喻人的性格、情调

有点沙文主义气味

不应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豨苓

即猪苓。药草名。 唐 韩愈 《进学解》:“是所谓詰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祝充 注:“ 楚 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 宋 陆游 《闲咏园中草木》:“劝君办取金鸦嘴,不问昌阳与豨苓。”参见“ 猪苓 ”。

交情

互相交往而产生的情谊

老交情

相如

相同;相类。《墨子·备城门》:“﹝门﹞广八尺,为之两相如。” 孙诒让 间诂:“谓门左右两扇同度。”《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田田相如。” 李贤 注:“相如,言地皆沃美相类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总祗道,男和女,不相如。难道真个俺巾幗辈便於时无补。”

病酒

(1).饮酒沉醉。《晏子春秋·谏上三》:“ 景公 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晏子 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 宋 翁元龙 《瑞龙吟》词:“昼长病酒添新恨,烟冷斜阳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枫凝血,草含秋,愁深如病酒。” 清 吴伟业 《子夜歌》之十二:“君来只病酒,辜负解香鈿。”

(2).谓饮酒过量而生病。《史记·魏公子列传》:“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明 冯惟敏 《桂枝香·春怨》曲:“容光消瘦,非因病酒。”《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吃得痛快,伤食;饮得痛快,病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