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堂再叠高启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三贤堂再叠高启韵原文

唐岂无循吏,于苏称三贤。

韦白及梦得,有似召杜传。

日计虽不足,月计有馀连。

常遗去后思,思以民瘠痊。

至今留堂名,把臂同登仙。

疑当胜瀛洲,文学遨溪川。

我欲寻旧迹,有如玉井莲。

可望不可见,睪古徒情牵。

重建亦早毁,空纪绍兴年。

葺脩讵久坚,不如付荆烟。

然弗毁者存,可知媸与妍。

再叠青邱韵,摛藻翰墨筵。

勖哉良有司,视此旌淑篇。

诗词问答

问:三贤堂再叠高启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三贤堂再叠高启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九

参考注释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唐 张说 《奉和赐崔日知》诗:“明主徵循吏,何年下凤凰?”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史体因革》:“传之为体,大抵记公卿之行事, 迁 始传《循吏》, 晋 曰《良吏》。”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袁随园》:“平心而论,其为宰时,清勤明快,无愧循吏。” 章炳麟 《訄书·通法》:“一郡之吏,无虑千人,皆承流修职,故举事易而循吏多。”

三贤

(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迴向。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变文》:“越三贤,超十地,福德周圆入佛位。”参见“ 三贤十圣 ”。

(2).三个贤人。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方魁 与同榜 方登 、 方吉 ,皆 唐 诗人缺唇处士 方干 之后,与 严子陵 、 范文正公 为钓臺三贤。” 明 瞿佑 《归田诗话·乐天晚年》:“ 乐天 连为 杭 苏 二州刺史,皆有惠政在民, 杭 则有三贤堂,併 林和靖 、 苏东坡 祠之。” 沉砺 《展张苍水墓》诗:“ 于 墓 岳 祠分鼎足, 西湖 一勺峙三贤。”

白及

(1).亦称“ 白芨 ”。植物名。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亦可入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白及》:“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及。”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丙子使 蜀 ,山路中见白芨花,因得‘西风尽日濛濛雨,开遍空山白芨花’之句。” 赵树理 《金字》:“这位热心帮忙的青年有经验,并没有问我怎样做,就把泥金放在碗底,倒了一点水,用白芨研起来。”

(2).牛名。《太平广记》卷四三四引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 大月支 及 西胡 ,有牛名曰白及,今日割取其肉一二斤,明日其疮即愈。”

有似

类似;如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驭文之法,有似於此。”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宋 张先 《定风波》词:“有似中秋云外月,皎洁,不团圆待几时圆。”

召杜

见“ 召父杜母 ”。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月计

(1).每月的收支统计。《后汉书·章帝纪》:“日计不足,月计有餘。” 唐 白居易 《奉天县令崔鄯可仓部员外郎判度支案制》:“况官之属,有堆案盈机之文,有月计岁会之课。”《宋史·食货志下一》:“方今内外财用,月计岁会,所入不足给所出。”

(2).每月总计。《宋史·兵志五》:“凡补蕃官、首领九百三十二人,首领给飱钱、蕃官给奉者四百七十二人,月计费钱四百八十餘緡,得正兵三万,族帐数千。”

遗去

遗失;丢落。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以 江 西民喜讼,多窃去案牘,而州县不能制, 湛 ( 周湛 )为立千丈架阁,法以岁月为次,严其遗去之罪。”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堂名

(1).乐班。旧时乐班习惯起堂名,如“四箴堂”、“景龢堂”、“福寿堂”等,故称。《孽海花》第四回:“ 雯青 道:‘罪过!罪过!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名中人。’”

(2).堂号。参见“ 堂号 ”。

把臂

同“ 把鼻 ”。1.握持手臂。表示亲密。 汉 袁康 《越绝书·记吴王占梦》:“伏地而书,既成篇,即相与把臂而决。” 唐 钱起 《过沉氏山居》诗:“贫交喜相见,把臂欢不足。” 明 孙柚 《琴心记·空门遇使》:“画眉不尽,且去接殷勤,把臂论心到夕曛。”

(2).谓亲切会晤。 清 方文 《张武进环生》诗:“君闻我在兹,汲汲愿把臂。”

(3).谓按脉。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同“ 把鼻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哭鞋》:“今早起来没寻处,使我无把臂。”《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孩儿无事,不消説起。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有甚把臂,那原聘还了一半,也算是他们忠厚了。”

登仙

见“ 登仙 ”。

亦作“ 登僊 ”。1.成仙。《楚辞·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 王逸 注:“仙,一作僊。”《汉书·王莽传下》:“或言 黄帝 时建华盖以登僊, 莽 乃造华盖九重……车上人击鼓,輓者皆呼‘登僊’。”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可文 一见了信,直把他喜得赛如登仙一般。”

(2).喻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 陆大夫 宴喜西都, 郭有道 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縉绅羡其登仙。”《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景倩 自 扬州 採访使入为大理少卿,过州, 若水 饯於郊,顾左右曰:‘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3).称人死亡的婉辞。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復有 怀嬴 失节,目为贞女; 刘安 覆族,定以登仙。”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不数日 宣仁 登仙,上始亲政焉。”《宋史·乐志十六》:“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僊,弓堕隔苍烟。”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文学

(1) 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文学之趣味。——蔡元培《图画》

(2) 学问

胸中又没文学

旧迹

(1) 指过去发生的事情

(2) 古迹

有如

(1).犹如,好像。《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归舍不能食,有如鱼中鉤。”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吾闻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来自田间,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记·商君列传》:“ 公叔 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数千,将军拥众万餘,不乘其未定而击之,有如 唐 兵惧而自退,将军何面目以见陛下乎!” 清 顾炎武 《义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谁与诉?”

(3).古人誓词中常用语。《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杨伯峻 注:“‘有如’亦誓词中常用语, 文 十二年《传》‘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谓 河 神鉴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叹曰:‘ 婴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

玉井莲

(1).古代传说中 华山 峰顶玉井所产之莲。 唐 韩愈 《古意》诗:“ 太华 峯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钱仲联 集释引 韩醇 曰:“《华山记》云:‘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 华山 。’”又引 方世举 注:“古乐府《捉溺歌》:‘ 华阴 山头百丈井,下有泉水彻骨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九:“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清 尤怡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

(2).喻坚贞高洁的妇女。《 * 词话》第二一回:“回头恨駡 章臺 柳,赧面羞看玉井莲。”

可望

(1) 有希望;可以盼望

(2) 能够望见

可见

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

由此可见

重建

重新建设或建立;重新组建

重建家园

重建 *

绍兴

(1).承继前业,振兴昌盛。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赖先帝大惠,绍兴其后。”《南齐书·王融传》:“ 融 以父官不通,弱年便欲绍兴家业。”《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其间明圣相因,忧乱继作,未有不委用贤士,亲近正人,而能绍兴其徽烈者也。”

(2).即绍兴酒。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 又把他喊回来道:‘带一斤绍兴,一毛钱熏鱼来。’” 老舍 《二马》第四段一:“ 伦敦 买不到老绍兴,嗐!还是回国呀!”参见“ 绍兴酒 ”。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可知

见“ 可知道 ”。

青邱

见“ 青丘 ”。

摛藻

铺陈辞藻。意谓施展文才。 汉 班固 《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行》:“高谈辨飞兔,摛藻握灵蛇。” 宋 林逋 《寄茂才冯彭年》诗:“无如摛藻妙,所惜赏音稀。”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诚使邪蒿必斥,自严溺口之防;定知摛藻为华,竚入点头之选。”

翰墨筵

犹文席。谓诗文书画的聚会。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并秉韜鈐术,兼该翰墨筵。”

有司

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