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民道中

作者:祁顺 朝代:明代

苗民道中原文

半束琴书一布袍,穿岚度箐不知劳。

群儿错讶并州郭,大姓全非涿郡高。

林木蔽空云拥盖,边山极望海翻涛。

豗隤五马成何用,岁月虚驰禄谩叨。

诗词问答

问:苗民道中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问:苗民道中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苗民道中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祁顺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顺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参考注释

一布

犹言满布,一片。 宋 岳飞 《奏临颖捷状》:“马军一布向前,入阵与敌战鬭,敌众败走,追赶十五餘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白马将军手下,五百来人衣铁。一布地平原尽摆列。”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群儿

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汉书·霍光传》:“ 武帝 遗詔封 金日磾 为 秺侯 , 上官桀 为 安阳侯 , 霍光 为 博陆侯 ……时衞尉 王莽 子男 忽 侍中,扬语曰:‘帝(病)﹝崩﹞, 忽 常在左右,安得遗詔封三子事!羣儿自相贵耳。’” 唐 韩愈 《调张籍》诗:“ 李 杜 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羣儿愚,那用故谤伤。” 梁启超 《自励》诗:“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羣儿。”

并州

古州名。相传 禹 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 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 、 大同 一带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北曰 并州 ,其山镇曰 恒山 。”

大姓

(1) 指世家大族

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明史·海瑞传》

(2) 人多的姓,如张、李、王等

(3) 在某范围内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家族

林木

(1) 生长在树林中的树

(2) 树林

林木葱郁

拥盖

《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駟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后以“拥盖”指乘车。 明 唐顺之 《送林宜兴迁官南部》诗:“谁言陋巷不容车,劳君拥盖常造庐。”

边山

靠近边界的山岭。 宋 王珪 《赠太尉郑文肃公挽词》之二:“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未腓。” 明 卢象昇 《剿荡愆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日则裹粮负运,夜则露宿边山。”

极望

远望,尽目力所及

极望之不可见矣。——明· 顾炎武《复庵记》

海翻

指南方沿海区域,秋天由飓风造成海潮侵入陆地的灾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沓潮者, 广州 去大海,不远二百里,每年八月,潮水最大。秋中復多颶风,当潮水未尽退之间,颶风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人庐舍,荡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谓之沓潮,或十数年一有之……俗呼为‘海翻’。”

豗隤

见“ 豗頽 ”。

五马

太守的代称

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