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刈旱苗

作者:郑刚中 朝代:宋代

临刈旱苗原文

我怀高卧心,而为贫所迫。
挽我赴尘贱,动与幽趣隔。
硗田能几何,旱穗正容摘。
岂便得收敛,半属租程客。
分争既不贤,烈日仍暴炙。
劳生可羞唷,皆为糠籺窄。
使得二顷把,凶年不相厄。
岂复论锱铢,驱驰在阡陌。
自当杜衡门,清坐对书册。
馀粟酿醇醪,笑似双鬓白。

诗词问答

问:临刈旱苗的作者是谁?答:郑刚中
问:临刈旱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刚中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刚中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高卧

(1)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2)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

幽趣

幽雅的趣味。 唐 李收 《和中书侍郎院壁画云》:“映篠多幽趣,临轩得野情。” 宋 梅尧臣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诗:“莫将车骑喧,独往探幽趣。”《西游记》第二四回:“经歷许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险峻之处,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

指地狱。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馀杭宗女》:“儿不幸死,而冥数当与僧合,自知 * 以貽父母羞,然腹已有孕,儻不得生子,则沉沦幽趣,长无脱期。”

几何

(1) 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几何学简称

正容

(1).使容颜仪态端庄严肃。《庄子·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后汉书·黄宪传》:“是时,同郡 戴良 才高倨慠,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偶》:“母曰:‘汝志良佳;然齿太幼,儿又无出。每见有勉强於初,而貽羞於后者,固不如早嫁,犹恆情也。’ 王 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一:“老太太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姑太太和太太都肃然正容。”

(2).端庄严肃的容颜仪态。《后汉书·习酺传》:“昔 成王 之政, 周公 在前, 邵公 在后, 毕公 在左, 史佚 在右,四子挟而维之。目见正容,耳闻正言。”

收敛

(1) 减轻放纵的程度

碰了钉子以后,他收敛些了

(2) 会聚于一点;向某一值靠近

收敛级数

(3) 减弱或消失

笑容从他脸上收敛

(4) 使有机体组织收缩、减少腺体分泌

收敛剂

(5) 征收租税

收敛租谷

(6) 聚拢;收集

收敛关市之利以实官府

分争

(1) 分辨争论

避免不必要的分争

据理分争

(2) 分割争霸

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三国演义》

不贤

(1).不贤明;无才能。《论语·子张》:“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韩非子·王道》:“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贤者志其大者,大贤者志其小者。”

(2).不贤惠;无德行。《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无如 伯甫 口嘴肥甜,一心信道团练是个好人,反把妻子駡个不贤不慧,生出事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説来也难,娶了一个好的来也罢了;倘使娶了个不贤的,那非但自己终身之累,就是小孩子对付晚娘也不容易。”

(3).不善,不好。《吕氏春秋·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烈日

炎热的太阳

烈日当空

暴炙

(1).谓日晒火烤。《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夏则为大暑之所暴炙,冬则为风寒之所匽薄。” 梁启超 《新民说》第八节:“其根既拔……必归於槁亡,遇病风横雨则摧落更速焉,即不尔,而旱暵之所暴炙,其萎黄雕敝,亦须时耳。”

(2).比喻威慑或熏陶感化。《荀子·富国》:“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 宋 苏舜钦 《送外弟王靖序》:“师监於后世,歷数千百年外,道其名,熇然可暴炙人。”

劳生

《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后以“劳生”指辛苦劳累的生活。 唐 张乔 《江南别友人》诗:“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 宋 王禹偁 《惠山寺留题》诗:“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蓬宿浪花。”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之二:“无用文章岂疗飢,劳生筋骨已支离。” 郁达夫 《夜偕陈世鸿氏、松永氏宿鼓山》诗:“供宿 赞公 房,一洗劳生悴。”

糠籺

亦作“ 糠覈 ”。指粗劣的食物。《史记·陈丞相世家》:“人或谓 陈平 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 平 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 裴駰 集解:“ 孟康 曰:‘麦糠中不破者也。’ 晋灼 曰:‘覈音紇,京师谓麄屑为紇头。’” 唐 韩愈 《马厌穀》诗:“马厌穀兮,士不厌糠籺。” 宋 司马光 《奉和何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因循恋糠籺,汩没老涂淤。”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十九:“寒士虀盐原易足,少年糠覈已粗偿。”

得二

(1).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孔颖达 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子曰:‘知几其神乎! 颜氏 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 韩康伯 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 颜子 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

(2).谓一举而得双虎。 春秋 鲁 大夫 卞庄子 刺虎的故事。见《史记·张仪列传》。《晋书·姚萇载记》:“吾欲移兵岭北,广收资实,须 秦 弊 燕 迴,然后垂拱取之。兵不血刃,坐定天下,此 卞庄 得二之义也。”

凶年

荒年

相厄

亦作“ 相戹 ”。互相困辱;彼此妨碍。《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高祖 急,顾 丁公 曰:‘两贤岂相戹哉!’” 明 李贽 《勇夫》:“ 石崇 、 王敦 ,两贤相厄。”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然两人事急则合,而意不能无忤,终以相厄云。”

锱铢

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奈何取之尽锱铢。——唐· 杜牧《阿房宫赋》

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阡陌

(1) 田界

田连阡陌

(2) 田间小路

阡陌交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田野,垄亩

援旗誓众,奋于阡陌之上。——晋· 陆机《豪士赋》序

(4) 比喻途径、门路

(5) 草野民间

倔起阡陌之中。——汉· 贾谊《过秦论上》

自当

自然应当。《东观汉记·邓禹传》:“赤眉无穀,自当来降。”《水浒传》第二回:“可放我过去,回来自当拜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布客》:“后勿復来,倘有事北往,自当迂道过访。”

杜衡

亦作“ 杜蘅 ”。1.即杜若。文学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君子、贤人。《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 江 南之杜蘅兮色以陈,愿使黄鵠兮报佳人。” 唐 皮日休 《九讽·见逐》:“彼茨菉之丛秽兮,固不能让乎杜衡。”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杜若》﹝释名﹞引 苏颂 曰:“此草一名杜衡,而草部中品自有杜衡条,即《尔雅》所谓土卤者也。杜若,即《广雅》所谓楚衡者也。其类自别,古人多相杂引用。故《九歌》云:‘采芳洲兮杜若。’《离骚》云:‘杂杜衡与芳芷。’ 王逸 辈皆不分别,但云香草,故二名相混。” 清 周亮工 《有介弱弟中殇赋此慰之》诗:“努力承先绪,芳洲失杜蘅。”参见“ 杜若 ”。

(2).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的节间短,下端集生多数肉质根。叶一二枚,生于茎端。单花顶生。蒴果肉质,具多数黑褐色种子。生于阴湿有腐植质的林下或草丛中。又名杜葵、马蹄香、土细辛、土卤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杜衡》﹝释名﹞:“ 苏恭 曰:‘杜衡叶似葵,形似马蹄,故俗名马蹄香。’ 苏颂 曰:‘《尔雅》杜又名土卤,然杜若亦名杜衡,或疑是杜若,而 郭璞 注云,似葵,当是杜衡也。’”

清坐

(1).清雅的席位。《宋书·礼志一》:“ 元帝 詔曰:‘吾识太子此事,祠讫便请王公以下者,昔在 洛 时,尝豫清坐也。’”

(2).安闲静坐。 宋 王安石 《对棋与道源至草堂寺》诗:“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 明 高启 《次韵杨礼曹雨中卧疾》之一:“清坐自能消鬱结,古方休向篋中求。”

书册

装订成册的书;书籍

埋头书册

醇醪

味厚的美酒。《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乃悉以其装齎置二石醇醪。”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簷前举醇醪,灶下烹隻鸡。” 明 张煌言 《赠徐闇公年丈》诗之三:“明月开尊皆胜侣,春风入座似醇醪。” 王西彦 《乡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觉得酒的确是醇醪好酒,浓香蜜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