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宫良泓孙副宫二首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洞霄宫良泓孙副宫二首原文

养生须及早,器破辄难全。
鉴止存心地,涵虚咏性天。
寓言随虢虢,至理本渊渊。
玩物先观象,如师况少年。

诗词问答

问:洞霄宫良泓孙副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洞霄宫良泓孙副宫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养生

保养身体

养生之道

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及早

赶早;趁早

生了病要及早治

鉴止

亦作“鉴止”。照察。止,语气助词。《宋史·乐志八》:“何以致祥,上天鉴止。”

心地

(1) 指人的存心、用心

心地善良

(2) 佛教语。指心,即思想、意念等。心能生万法,如地能长万物,儒家用以指心性存养

愿问第一义,回向心地初。——杜甫《谒文公上方》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子全书·学二》

欲广福田,须凭心地。——《镜花缘》

(3) 心情,心境

心地轻松

(4) 心胸、气量

总能够似宝玉这般人材心地?——《红楼梦》

涵虚

指水映天空。 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孕化晨阳吐,涵虚宵象悬。” 明 夏完淳 《观涛》诗:“涵虚万顷皆一色,水面隐隐鮫人啼。”

性天

(1).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资於父母,忠以事君,性天自然。”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序》:“闻见虽稍广,性天不灵,随即废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

(2).指人性和天命。为理学研讨的命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方辨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

寓言

(1)

(2) 有所隐含的语言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渊渊

(1).深广;深邃。《庄子·知北游》:“渊渊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终则復始也。”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纯粹之气,注於人也为明。得之者,爽达而先觉,鉴照而无隐,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 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诗:“渊渊贤达心,悢悢情内伤。” 清 秦道然 《弢光静坐》诗:“先圣言渊渊, 瞿曇 説如如。” 梁启超 《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然若 康南海 ,若 谭瀏阳 ,皆有得于佛学之人也。两先生之哲学固未尝不戞戞独造,渊渊入微。”

(2).鼓声。亦泛用作象声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衡 扬枹为《渔阳》掺挝,渊渊有金石声,四坐为之改容。”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沉沉夜看流,渊渊朝听鼓。” 清 曹寅 《竹村大理筵上食石首鱼作》诗:“潮声渊渊震曙鼓,巨絙一网千吴舠。” 郭沫若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二十周年》诗:“大车滚滚循新辙,和乐渊渊易旧弦。”

玩物

(1).供玩弄、玩赏的人或器物。《晏子春秋·外篇上八》:“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鳧雁,食以菽粟。”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石中获小龟》:“五六人乘间於 洛 滨,选拣白石为玩物。” 鲁迅 《徬徨·祝福》:“ 祥林嫂 ,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2).观赏景物。 晋 陆云 《高冈》诗:“幽居玩物,顾景自颐。” 宋 王安石 《饭祈泽寺》诗:“玩物岂能留,干时吾自懒。” 明 何景明 《画马行》:“吁嗟玩物竟何益,遗跡徒使丹青播。”

(3).指沉迷于所好之物。

(4).犹玩世。谓以游戏态度对待事物。 宋 叶适 《故宝谟阁赵公墓志铭》:“然是人也,与世务常多闕短,而精通流速者,挟己长以玩物矣。”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以若所云,则是至圣删诗,不免玩物,‘五经’传世,其一可废,岂不谬哉!”

观象

(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易·繫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繫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

(2).观测天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观象云物,察应寒温。” 唐 杨炯 《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可以作观象之準绳,可以作谭天之楷式。”《隋唐演义》第二九回:“ 煬帝 携着 袁紫烟 ,同上臺去观象。”

(3).谓取法,效法。 晋 陆机 《文赋》:“俯貽则於来叶,仰观象於古人。”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